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3-04 09:54:00

腾云驾雾、来去无踪、千变万化、大显神通、

明察秋毫、火眼金睛、除恶务尽、天下太平

2、了解孙悟空。

说说孙悟空的本领及在电视剧《西游记》中感兴趣的场面,唤起学生的记忆,激发他们的学文兴趣。

3、揭题审题。板书:三打白骨精。

提示:中国传统小说惯会用“三”字来设计小说情节,比如《水浒传》有“三打祝家庄”,《三国演义》有“三顾茅庐”,《西游记》中除了“三打白骨精”,还有“三借芭蕉扇”等,其中的“三”字包含了做事不易、需要克服困难才能成功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 检查预习情况。“考考你”,试着用几个词语描述下列人物的的形象:

    孙悟空    白骨精     猪八戒      唐僧

2、以四人小组为一个单位,在小组里通读全文(要求大声朗读),小组长负责质量把关,从字到词,到句,每个人都要准确,流畅的读一遍。(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把自己放到学习第一位。为了让学生更有兴趣,更认真去读。)

3、“赛读”。(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更强,读得也特别来劲。)

4、交流讨论检查预习作业完成情况。(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把他们理解的内容再现到黑板上,这对他们复述课文有一个基础的铺垫,虽说是再现,但也需要他们动脑筋找词语,也算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训练,一举两得。)

(课堂中的活动安排不应该是随意、任意的,在第一课时里的教学,应该为下一课时的课文感悟作好梳理及铺垫。因此,在第一课时里,我便提出了这样的学习要求。)

三、完成《补充习题》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第二课时

一、直奔重点,引向最精彩处。

1、找出课文中与“三”有关的描写吗?(主要写三个人物:白骨精三变,孙悟空三打,唐僧三拦)

2、找出孙悟空的一打,二打,三打分别在哪一段吗?

(1)、自学划出描写“第二打”有关句子。②交流,抓住人物不同的特点。“ 闪”(与年龄不相符,定会是妖怪)“哭”让人起恻隐之心,其实“哭里藏刀”使的是离间计。“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敢于斗争) 。“惊得从马上摔下来、一口气念了20遍”(胆小、人妖不分,善恶不辨)

(2)、自学描写“第三打”的有关句子。思考:孙悟空的“第三打”与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从中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抓住孙悟空的足智多谋来体会人物形象。尤其是一个“笑”字,感受孙悟空的自信。课文虽然没有交代唐僧的反应,可以适当补充原文,由于唐僧的善恶不辨,最终把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3、完成《补充习题》第四题。

二、返顾全文,整体感受

1、这个故事里有三变,有三打,有三拦。你读着觉得重复吗?为什么?

2、从白骨精的“三变”,孙悟空的“三打”和唐僧的“三责”中,你对三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看法?

(五)再读课文,根据板书练习复述

课外作业:

1、把《三打白骨精》绘声绘色复述出来。

2、自由组合,把《三打白骨精》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3、读小学版的《西游记》,或者读原著。

附板书:

白骨精         孙悟空         唐僧

(三变)       (三打)      (三责)

变村姑         劈脸一棒      连忙扯住

变老妇人       当头一棒      惊下马来

变老公公       众神照应      战战兢兢

抡起一棒      口不能言

上一页  [1] [2]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67%(4)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33%(2)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