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3-04 09:54:32
3、写好描红《孔子游春》,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4、表达真实情感,写好临别赠言。
5、写好钢笔字、毛笔字,学写毛笔字“赶”“题”。
【我们怎么教】
第一课时
一、教学《语文与生活》
1.自由读,你们知道“爷爷”的话是什么意思吗?这句话出自哪里?
2.解释,介绍《论语》
3.下面还有一些孔子的话,自己读一读,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4.指名读、集体读。
5.默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或读明白的用铅笔写在书上。
6.集体交流。
7.孔子的这些话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后人的影响非常大。那大家回忆一下,老师在平时教育你们的时候,有没有让你感觉有很大启发的话?
8.学生回忆、交流。
二、学习“诵读与积累”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你们理解这些词的意思吗?
4.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三、小结:朗读词语
四、作业
抄写“诵读与积累”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写好钢笔字
1.观察字帖
2.交流观察所得
3.教师补充:诗歌书写应注意的问题
4.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5.评比书写情况
三、写好毛笔字
1.复习毛笔字书写要点
2.读帖
①字形特点
②笔画特点
3.教师示范书写,讲解要点
4.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5.评讲书写作业
四、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1)让学生先摘抄一些赠言、名句
(2)在黑板上写上临别赠言。
(3)播放歌曲《送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临别赠言是毕业活动中的一项最有意义的活动。留下你真挚的话语,送上我衷心的祝福。这是一份友谊,一份智慧,一份精神财富。这份财富的聚集,将使你一生愉快、充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临别赠言
二、审题
1.指名读题,帮助学生弄清本题训练内容及要求。
出示:
(1)何为“赠言”。
即分别时说的或写的相互勉励的话,可以是自己的内心表白,也可以是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
(2)毕业赠言的对象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要根据赠言对象确定赠言内容,先写下来,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2.本次活动每个人都要参与,看谁讲得最好
三、练习
1.教师“下水”示范
2.学生准备。
四、学生练说
1.自由说
2.指名说
3.推荐说
【资料链接】
毕业歌http://baike.baidu.com/view/121616.htm?fr=ala0_1


学和做4
【单篇教材解读】
【文本解读】
这是六年级的最后一个语文综合性学习,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能够总结自己的小学生活,给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教材包括“整体策划”“搜集资料”“精心制作”三个部分。这次综合性学习分成这样的几个环节,重在引导学生经历过程,“做”中体验,“学”“做”合一,共同发展。
【学生学什么】
1、整体策划,搜集资料,精心制作一本反映自己成长的册子。
2、良好的整理资料的习惯,动手实践的能力。
3、学会总结自己、提升自己。
4、能在学习、探究、反思中激活能力、升华能力。
【我们怎么教】
第一课时
一、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激发兴趣。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了。大家想不想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足迹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一本“我的成长册”。
二、帮助学生规划自己想做的成长册。
1、讲清要求:
成长册要对自己六年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总结性,要比较全面,能展示自己的个性,会给成长册取个个性化名字。
2、分组讨论:
制作一本怎样的成长册呢?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考虑?
3、全班交流,互相借鉴。
4、小结。
“我的成长册”可分成一些板块,如“成长记录”“我的照片”“我的爱好”“优秀作业”“作品展示”“献爱心”“我读过的好书”“老师寄语”“同学赠言”“家长留言”等。
三、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并学习对资料分类、挑选。
1、过渡:
为了让成长册丰满起来,我们需要哪些资料?
2、帮助学生设计表格,根据表格按图索骥,完成搜集程序。
我的成长册名称                 
所需资料
 搜集渠道
 处理方式
3、小结,提出希望。
希望大家能按照设想,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去搜集资料,为精心制作“成长册”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揭示本节课活动内容。
经过长期的准备,同学们已经制作成了“我的成长册”。这节课我们就来展示大家的作品,推选出精美的作品,并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让自己的成长册更丰满精美!
二、评议、展示大家作品。
1、讲清评议方法:
从内容的充实、选材的恰当、图文并茂等方面评议。
2、小组评议。
3、各小组推选出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评议。
师生指出各作品的优缺点。
三、针对刚才评议的情况,自由修改、加工和充实自己的成长册。
四、总结。
1、通过这次“学和做”的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益?
指名说说。
2、师总结。
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养成随时记录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好习惯,培养自己搜集材料、整合材料的能力,不仅会“学”,还要会“做”!

上一页  [5] [6] [7] [8] [9] [10]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100%(2)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