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3-04 09:54:32
齐读第二节
四、作业
《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第2小节
2、孔子还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赏心悦目。这是为什么呢?
二、学习第八节
1、过渡:浪漫的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但孔子充满智慧和灵性的语言更给我们启迪。
2、(小黑板)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指读)
3、这段话你理解吗?
(1)这段话哪句话最能概括本节的意思?
(2)“真君子”,这应该是一个很高的评价,你认为怎样的人才算是“真君子”呢?
(3)是啊,就为了这个目标,许多人曾付出了许多的努力,甚至生命。而在孔子眼中,水也是“真君子”?你认同吗?
(4)理解并朗读------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
(5)水这位“真君子”仅仅只有这些优点吗?还有什么优点?(提示:孝敬无论什么河流,最后都将投入大海妈妈的怀抱。无私奉献灌溉田地。舍己为人洗净别人,却脏了自己)
4、让我走进这位“真君子”吧,去感受她的伟大吧!齐读小黑板
5、孔子对学生这么说水,其实他的目的是什么?(用水来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也要做个真君子)
6、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老师呢? (孔子循循善诱、很聪明充满了智慧。孔子教育弟子做人,却没有直接进行说教,而是用水来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
7、或许,这就是孔子成为大教育家的原因所在。这么平凡的水,经过孔子的一番议论,成了真君子,这真称得上是“宏论”了。那什么叫宏论呢?(见解高深的言论。)
8、那么让我们再来聆听一下这宏论吧。齐读小黑板
9、弟子们有没有领悟老师的教诲呢?你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来?理解:司空见惯
10、齐读第9节
三、学习第三段
1、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再老师身边,……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这浓浓的情谊源于老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源于学生对老师的教诲的领悟。
2、河畔,孔子和颜回、子路再次畅谈,他们又在聊些什么呢?你又读懂了什么?自由读读11-17节。
(1)聊了各自的志向。
(2)孔子对两个弟子很满意。因为他们的志向都表明他们要做个真君子。
(3)孔子是个平易近人的老师,能和学生一起载歌载舞。
四、小结
1、春意,我们可以用眼感受到,所以我们感受到了泗水河畔那春意盎然的景色,但更浓的春意,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你能感受到吗?你感受到了什么?
2、是的,所以说,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这浓浓的春意来自大自然的伟大,来自老师的循循善诱,来自学生的高尚志向。

板书:
23、             孔子游春
泗水春景
孔子论水 “真君子”( 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师生谈志


【积累运用】
有关志向的名言
1.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
——朱熹
2.最糟糕的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受到错误志向的阻碍而不自知,真到摆脱了那些阻碍时才能明白过来。
——歌德
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
【资料链接】
孔子及其弟子介绍
http://www.gylxx.org/studentblog/more.asp?name=%BA%EE%F6%C1%D3%EA&id=22910
从《孔子游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http://www.7caid.com/wzzx/71/68/70407107257.htm
中国历史上有志向并成功的人的故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541683.html?si=8
【课例链接】
课例一http://www.eku.cc/xzy/ja/335880.htm
课例二http://www.eku.cc/xzy/ja/335608.htm

24 明天,我们毕业
【单篇教材解读】
【文本解读】
我教学的是六年级下册《明天,我们毕业》。这是一篇散文,一篇记叙要离开母校,心中充满感激和眷恋的散文。通过对母校、老师、校园生活得眷恋,表达我要再接再厉,让自己成为国家栋梁来回报母校。课文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内容充满激情。可以说字字传情,句句透出不舍。
【学生学什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天真烂漫”“凝聚”造句。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同学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
【我们怎么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不久你们就要小学毕业了,你们将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2、作者在小学毕业时感慨万千,饱含激情地写下了《明天,我们毕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纠正错误
(2)了解对部分词语的理解情况
眷恋憧憬朝夕相处博大精深
3、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什么。
1、学生思考
2、集体讨论。
第一段(1)写想到即将告别校园、老师和同学,心中涌起深深的眷恋之情
第二段(2——5)写我们不会忘记母校,更不会忘记进敬爱的老师。
第三段(6)写等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
4、分段朗读课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100%(2)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