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设计
课 题 |
16、鲁滨孙漂流记 |
|||||||
课 型 |
新授课 |
年级 |
六年级 |
执教 |
|
|||
学习目标 |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生活态度。 |
|||||||
学习重点 |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
|||||||
学习难点 |
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
|||||||
学习准备 |
课文插图,文字片段。 |
|||||||
知识链接 |
|
|||||||
学 习 过 程 |
||||||||
第 一 课时 |
||||||||
环节 |
学生活动 |
学法指导 |
教师活动 |
|||||
创设情境质疑定向 |
1.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
出示插图 板书课题 |
|
|||||
自学 探究 合作交流 |
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浅显探讨小说 1.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1)住—— (2)吃—— (3)安全- (4)孤独- 2.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读一读 结合具体语段填写 |
|
|||||
汇报展示 深化感悟 |
1.浏览精彩片段,在表达上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2.感悟精神光辉 (1)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孙精神”的内容。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这种精神。 (3)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孙是……的人”来说一句话。 (4)“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
阅读精彩片段 有感情地读一读 出示“我”的幸与不幸 出示并齐读: |
|
|||||
总结巩固 拓展创新 |
1、学习了课文,你觉得鲁滨孙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2、形近字组词。 惧( ) 霉( ) 撒( ) 崖( ) 俱( ) 莓( ) 撤( ) 涯(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凄凉( ) 简陋( ) 担心( ) |
|
||||||
板书设计 |
|
|||||||
课堂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