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散文) 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10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0-07 16:44:42

    C.然为人取去            君为我呼入

    D.譬之烟云之过眼        不知东方之既白

【答案】C项第一个“为”作介词用,表被动关系,可译为“被”;第二个“为”作介词用,可译为“替”。

【考点】考查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A.介词,“因为”;B.连词,表转折关系;D.助词,无实意,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思路分析】《考试大纲》中列举了应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应熟练掌握。可用已知(四个对照句分别出自课文《指南录后序》《季氏将伐颛臾》《鸿门宴》《赤壁赋》)词代入未知句中,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看意思是否一致。有时可通过虚词在句中的具体位置来判断。

1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凶其身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答案】C

【考点】考查词类活用的判断,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C项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余三项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

【思路分析】要熟悉词语的各种活用类型: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活用及其规律和翻译的方式.方法。如果对此不太熟悉,也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断。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答案】D

【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中心意思.表达技巧和行文思路的赏析与评价。

【解析】D项原文信息在第一段:“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可见,“也未‘发狂’”与原文不一致。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综合分析能力。在做此类题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把选项回扣到原文之中进行对照,字字句句落实。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3分)

                                                             

(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3分)

                                                              

【答案】(1)但是到了沉溺(书画)而不能舍弃(的地步),那么这祸害将难以说尽。  (2)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

【考点】考查翻译文中的句子

【解析】(1)句中的重要词语“释”(舍弃).“胜”(尽)。(2)句中的重要词语“恐”(担心).“予”(给),同时注意“不吾予”这一宾语前置句式的翻译。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注意对关键词的翻译,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准确翻译。

【参考译文】

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把心意留滞于事物中。如果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很快乐,即使事物特异也不会成为祸害。如果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特异的事物也不会感到快乐。老子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骑马打猎使人心发狂。”但是圣人并没有因此而废除这四样东西,也是暂且用来寄托心意罢了。刘备有雄才大略,却性喜织毛物。嵇康恬静寡欲却喜爱打铁。阮孚狂放不羁却喜爱制鞋子。这难道有什么音乐美色和香气吗?但他们终身喜欢而不厌弃。

事物之中最可喜而且足以取悦于人而不足以移动人心的,莫过于书和画了。然而到了那把心意留滞在书画上而放不下的程度,它的祸害就说不完了。钟繇发展到因此吐血盗墓,宋孝武帝和王僧虔发展到因此互相猜忌;桓玄发展到打仗时还把书画装在船上带在身边,王涯发展到把书画藏在夹墙内,都是由于小孩子玩的把戏害了他们的国家,害了他们的身体。这就是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带来的祸害。

原来我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喜好这两样东西。家里所有的都担心失去,别人所有的又担心不给我。不久就自我嘲笑说:我看轻富贵而看重书画,看轻生死而看重书画,岂不也是厚薄轻重颠倒错误,丧失自己的本心吗?从这以后就不再那样喜好了。看见喜欢的书画虽然也想再收藏它,然而被人取走了,也不再感到可惜。就像烟云从眼前闪过,百鸟的鸣叫从耳边掠过,岂不愉快的接受,但是一旦消失,也就不再记挂。于是书画二物就常常带给我快乐而不会成为祸害。

驸马都尉王君虽然是皇亲国戚,但他牢记并遵循礼义,学习《诗》.《书》,经常与贫寒的读书人比赛,平日里也排斥精美的食品,弃绝远离歌舞和女色,却专心在书画方面,又建了宝绘堂在私宅的东边,用来储蓄全部的书画,并要求我写文章来记录这件事。我担心他弄不好会像我年少时的爱好,所以写这篇文章告诫他,也许可以使他真正得到快乐而远离祸害。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