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小阅读 青岛九中2009年
高考现代文小阅读
【考点】理解重要词句、概念;辨别文中重要的信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综合判断。
一、搞清考查方向,明确一种认识
虽然高考试题中的社会科学类文章,内容涉及广泛,思想容量大,有的文章专业性很强,但毕竟考查的是阅读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的知识。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做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试题时,必须排除与选文相关的自己的旧有知识的影响,完全靠选文文本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二、注意调整心理,具备两种状态
1. 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只有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作出判断。
2. 一定要认真仔细。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查,往往在极细微处做文章。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仔细,马虎大意是万万要不得的。
三、探索命题规律,掌握若干技巧
我们对社会科学类文章命题规律的探索,主要集中在选择题错误选项设置的研究上。错误选项的设置方式,一般不外乎以下几种:
a、断章取义 b、偷换概念 c、无中生有 d、强加因果
e、张冠李戴 f、故意扩大 g、以偏概全 h、颠倒关系
i、变“将然”为“已然”或“必然”;变“部分”为“全部”等。
四、阅读六步骤
文章以传递信息为主,其结构一般为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并从来源、形态、构造、成因、功用、原理、演变、发展、评价诸方面加以阐释。根据这一文体特点,遵循以下思路阅读,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1.读——通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将难以理解的语句,用笔勾画下来,然后结合上下文,认真揣摩,以图达到把握基本内容之目的。
2.筛——筛选信息。关键词主要包括文中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表示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对新科技知识的形成、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修饰和限制语;有指代意义的诸如“其”、“这”、“如此”、“与此相反”等词语。关键句主要包括文章、文段的中心句、过渡句、议论句,以及表示双重否定、疑问语气的句子。
3.代——代入原文。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择肢的基础上,将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对应的句子,并仔细辨别、筛选、整合。弄清句与文、点与面的关系,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文不离人”。
4.比——比较鉴别。仔细审查题干、选项所涉及的信息是否与原文内容相符。注意范围的扩大、缩小,程度的加深、减轻,数量的增加、减少;注意先后顺序、因果条件、主次关系的颠倒;注意或然、可能性是否变成了必然性,预见性是否变成了现实性,将来时是否变成了完成时。另外,还要对比选项之间的异同,找出和题干准确对应的选项。
5.排——排除干扰。确定、选择的过程,就是排除其他三项的过程。每道题虽然都设有若干干扰项,但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选择项有的表述不够科学或不够准确,很多同学在排除时,往往不依据原文而凭借自己的“想当然”,最后导致失分。故强调排除干扰项,必须忠实于原文。
6.验——验证答案。检验是最后一道关口,一定要注意“回头望”,要从意图、体裁、题材、内容、特色诸方面加以全面权衡、检验、审核,最后确定,真正做到审题清晰,解题准确,答题规范。
勾划+比照+分析→双合
掌握了方法,做现代文小阅读就这么简单。六字真言:(通读)勾划——比照——分析。
前提是心静。
做题首先要心静。心不静则神不凝。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题的最大障碍是浮躁。只有做到全神贯注,排除一切杂念,拔出一个宁静的空间,才能理解文意。读懂了,你就成功了一大半。做题过程中心态十分重要:冷静、放松、谨慎。放松和谨慎是相对的,就是说在做题时要摆好心态,心情轻松,不要急功近利。过于在乎结果,越想做对就越容易错。但在轻松的心情中要谨慎行事,这才是得分的法宝。
现代文小阅读具体解题步骤:
第一步:通读并勾划——读原文、读题干、读题支。披文入理,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才能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通读是基础,勾划才是真正意义的阅读,所谓不动手不读书。
勾划——勾划什么?勾划主要是两方面:1、原文中的主干句、关键词,2、题干(提示)中的关键词句。怎么勾划?一般主干句不是在段首就是在段末,也有个别时候在段中。在勾划过程中务必做到仔细。勾划有两个意义:其一,有的人读完文章后,竟然不知本文究竟说了些什么,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将每段的主干中心句和关键词句勾划出来,以达到掌握全文脉络的目的和从中获得相关信息。这样可以迅速理解文章主旨,明白作者写作目的,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勾划题干可以使你解答时就可以明确目标把握方向轻松应战。其二,命题者命出的选项多半与这些主干句有关,为一个主干句设计出几个选项的情况也不少见。
第二步:比照——比照什么?就是联系上下文划区比照题支、比照互证邻里试题的题选项。就是在做题过程中,在原文找到与选项对应的相关内容,看哪个词被换了,删了,意思变了没有,与题干的意思是否相合。怎么比照呢?要领可用5个字概括:“替妈妈找针”。其中的含义其一是要锁定区域比照,与哪有关就在哪里找,你得明确妈妈在什么地方丢的针,这样就可以节约不少时间并且比照准确。其二是在仔细、严谨,特别是在比较时要逐字逐句比较,要咬文嚼字地比照。比照的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把题做出答案来,当你比照后,你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当然要想达到顶峰则必须进行。
第三步:分析——之所以要分析,是因为如果只是用比照的方法去解题有时是无法完成,做不出答案的。比如ABCD四个选项都在原文中可以找到依据,那该选谁呢?那就必须分析了。分析什么呢?简言之,就是分析文章中心、分析题干选项、分析设题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