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题(全国2)解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1-14 07:47:46
  解析: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答题策略:■要有文体特征意识: 论述文,论题、论点(分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主要信息,说明的方法及运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
  ■要有切层分层意识: 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 相属关系取其”属”; 相并关系取其”和”; 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
  ■要有全文整体意识: 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
  语言组织方法主要有:
  (1) 采用摘句法:  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
  (2) 采用合并法:  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
  (3) 采用提炼法: 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17.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第一问:拟人、比喻
  第二问:
  ①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
  解析:鉴赏手法及作用和思想情感,解题提示:思路:判断手法,文中具体语句,表达效果。运用了……手法(技巧),表达了……(内容),有……效果。
解题思路:⑴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⑶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⑷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1.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内涵丰富,富有哲理。
  2、铺垫:显示事物发生的原因或基础,显示其发展的必然。
  3、结构上:总领全文、制造悬念,线索分明,前后呼应,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先抑后扬,卒章明志等。
  4、抒情方式:托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
  5、表现手法:烘托、渲染、联想、想象、浪漫色彩、写实手法、正反对比、以小见大等。
  6、描写:
  ①、正面描写
  A、渲染:采用浓墨重彩的笔法描绘事物、感染读者。
  B、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的描写手法。
  ②、侧面衬托(烘托、烘云托月):
  A、正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似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 (一般也可就称之为衬托)
  B、反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反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
  六、(15分)
  18.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段文字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4分)
  苏泽广真是哭笑不得, 苏泽广①觉得儿子合图还不懂事,把家托付给他②是徒劳的,便失望地起身。然而他刚要离开,他③突然跳下椅子,合图④吹灭桌前的蜡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住他⑤的腿,在黑暗中说:“爸爸,你放心吧,你⑥要是不回来,我⑦管这个家!
  答案:①删除或改为“他”; ③改为“合图”; ④删除或改为“他”; ⑤改为“苏泽广”或“父亲”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衔接、连贯的能力,①删除或改为“他”避免了语意重复,也达到了简洁的效果;③改为“合图”使指代明确;⑤改为“苏泽广”或“父亲” 使指代明确;使前后文衔接、连贯。
  19、利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介绍“征集全民健身口号”活动的结果,要求语意完整,句子通顺,字数在50-60之间。(4分)
  来源广  一个月   入选口号  千余条  “我运动,我快乐”
  示例:全民健身口号征集活动在一个月里收到应征口号千余条,稿件来源广,参与人数多,经过评审,最终入选口号为“我运动,我快乐”。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时要利用所给词语,语意完整,扣住主题“征集全民健身口号”。语言要求流畅、富有文采。注意字数要求。
  20、仿照下面的事例,自选话题,写出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7分)
金钱不必车载斗量,够用就好;友谊不必甜言蜜语,真诚就好;人生不必惊天动地,踏实就好。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仿用句式的能力,注意例句形式“…不必…,…就好”,要形成排比;内容上注  意相关性。
  内容贴切给2分,形成排比给2分,句式相同给2分,有文采给1分。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看到的都是红色的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的,他感到自己的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他发表了《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病症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小时,试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产品开发带动了一个新的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但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洗衣技术。

  要求找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角度一: 认真分析以下语句 “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可知,本材料的核心主题就是“关注细节是事业成功的翅膀,行动是汇聚成大海的水滴”,因此,关注细节、不忽略小事、小事成就伟大、态度铸就成功、好习惯成就人生等都可以成为本文的较佳立意。
  角度二:认真分析一下语句“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特别是“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这提示我们凡事要多问个为什么,追根究底的精神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可以类比引用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但是道尔顿比牛顿的伟大之处就是“他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