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1-27 08:56:36

一、     内容与解析
本节学习的内容是正确使用实词、虚词,指的是能正确辨析使用常见实词、虚词。本节内容的关键是辨析相近实词、虚词的词义,结合不同语境区别选用正确词语。此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一些实词、虚词的用法,但很多认识尚停留在语感阶段,且掌握的层面相对较窄,不能适应高考要求,也还不会探寻总结其中规律。本节内容即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实词、虚词的正确使用是精当准确的关键,因而本节内容是语文学科语言表达的基础,内容重要。本节教学的重点丰富盈充词语知识面,学会是辨析近义实词、虚词,能辨析选择用法相近或易混淆的关联词语。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找出近义实词、虚词的区别点加以揣摩,善于结合具体语境要求掌握不同词语的习惯用法。

二、目标及解析
1、目标定位: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2、教学目标解析: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就是辨析近义实词、虚词,辨析选用用法相近或容易混淆的关联词语。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在近义实词的使用上混淆不清,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对于一个词语的理解往往不能落实到每一个字上,总是大体感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精当准确把握词语中的具体字义,学会对词语溯源探本,如此才能真正找到两个近义词的区别点。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本节内容举例丰富,当使用多媒体教学,这样才能保证一堂课的信息含量与教学密度。

五、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1:此节内容的命题热点有哪些?命题形式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让学生清楚“正确使用实词、虚词”这一考点的考查方向、命题热点与形式,从而使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相关知识介绍: 

1、对于实词的考查重点是近义词的使用和词义辨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同音近义词,二是异音近义词。
对于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副词等,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辨析虚词使用正确与否,二是辨析选择用法相近或易混的关联词语。

    
a)      实词的考查侧重对语言环境的分析和对词义的辨析,二者要兼顾,注重考查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常见词语。

 
b)      虚词的考查关联词是热点,兼顾介词、副词、助词,题型主要有三种:一是选择填空,二是判定句子中虚词使用的正误,三是直接在文段中填写虚词。

 
例题1:(2010年全国卷Ⅱ18题)从以下12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8个,分别填入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选词不得重复。(4)

  停止 损害设立 具有 核实 侵害
  咨询 维护存在 叫停 保护 免受

  “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是文化部指导下的企业自律行为。先期试点的六家网络企业将建立服务页面, _ ① 专线电话等,为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网游监管提供_ ② 与服务。家长可实名举报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网络游戏企业_ ③ 之后,将根据家长的要求,依法限制或_ ④ 对该未成年人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
目前,一些网络游戏不同程度地_ ⑤ 低俗、暴力、色情等方面的内容,这严重_ ⑥了那些沉迷于网游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实施网游监护工程的目的是要_ ⑦ 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使他们_ ⑧ 不良网络游戏的侵害。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实词。“专线电话”与“设立”搭配,服务页面和电话的作用是咨询和服务,举报后的行动时核实,“叫停”的主语应该是执法部门,而不是企业,故④应选“停止”,⑤应选“存在”,“侵害”不能和“身心健康”搭配,应选“损害”。⑦⑧很明显要选“保护”和“免受”。故答案为:①设立,②咨询,③核实,④停止,⑤存在,⑥损害,⑦保护,⑧免受。

 
 例题2:(2010年全国卷Ⅱ19题).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5)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学说, ① 很少有人确切地了解这种理论。跟我们所熟知的经典物理学相比,相对论学说中有关新概念的表述充满了数学公式和演算, ② 目前常见的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籍一涉及重要概念, ③ 在表达上或含糊不清,或繁 琐难懂。 ④ 这也不能全怪那些作者, ⑤ 用非数学语言来表述那些新概念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虚词。①为转折关系,②表示严重的后果,③“就”和“一”搭配,④让步关系,⑤解释原因。故答案为:①但是,②以致,③就,④其实,⑤因为。(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正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即可给分。)

 
问题2:近义实词如何辨析?

设计意图:近义实词的复习是繁芜的,若不能找寻出其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的复习就不能起到张纲举目的作用。通过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让我们的学生找到真正的方法,从而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这一问题也是本节内容最为关键的地方,是教学重点与难点。
 

方法总结:
   (一)传统技法

传统技法,就是利用传统的同义词的辨析方法来解题。它包括词义法、词素法、词色法、词性法以及词用法。
1、词义法

词义法,就是根据词义来辨析选用同义词的方法。词语意义是词语本身所固有的意义,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理解词语的特定含义,是我们辨析同义词的基本前提。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范围都是我们辨析同义词的切入点。
 

例题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000年高考)
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__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__。

A.聚集 品位赞扬 B.云集 品位 赞叹
C.云集 品味赞叹 D.聚集 品味 赞扬

解析:此题考查在特定的语境中准确使用词语的能力。①句要从“云集”“聚集”两词中挑选一个,可从词义的角度来辨析。“云集”比喻“许多人从各处来,聚集在一起”,它含“来自四面八方”之意;而“聚集”是“集合,凑在一起”的意思,只有“集中在一块”之义,故①句只能用“云集”。②句要从“品位”“品味”两词中挑选一个,可以利用词性法(见后文)来辨析。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动词,从语境看,②句只能用名词“品位”而不能用动词“品味”。③句要从“赞扬”“赞叹”中选一个,可从词义的范围、程度来辨析。“赞扬”是“称赞表扬”的意思;而“赞叹”除了“称赞”义外,还带有“佩服(心折)”之义。前者范围大、程度轻,后者范围小、程度重,故③句只能选“赞叹”,此题答案取B
如“蔑视”比“轻视”意义要重一些。“批判”比“批评”要重一些。“监禁”比“拘留”更重一些。

 
2、词素法

词素法,就是通过区分不同词素来辨析选用同义词的方法。许多同义词都含有不同的词素,而词义的差别正是由这个不同词素造成的,在辨析同义词时,要善于抓住这个因素。
 

例题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996年高考)
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__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__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__什么都不得不__。

A.装载 徜徉致使 割爱 B.承载徘徊 导致 舍弃
C.装载 徘徊致使 舍弃 D.承载 徜徉 导致 割爱

解析: “装载”“承载”的不同词素“装” “ 承”,正是辨析的侧重点。“装载”的意思是“用运输工具装(人或物)”,它是主体自己发出动作;“承载”的意思是“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它不是主体自己发出的动作,据句中“使”“让”的出现,可判断第一处空线应为“承载”。由此排除AC项。BD项利用较异法(见后文),可去掉选项中相同的成分而只区分“徘徊”“ 徜徉”或“舍弃”“割爱” 两组同义词中的一组即可。利用突点法(见后文),辨析“舍弃”“割爱”。“舍弃”的意思是“放弃、不要”;“割爱”是“让出或放弃自己心爱的东西”,与文中“什么”相应的是“舍弃”,包括了爱与不爱之物,有些虽爱,但不是“必不可少之物”。此题不难得出正确项为B
如“废除、解除、破除”三个动词,重点是区分 “废”“解”“破”三个相异的语素:废是废止不用的意思;解是去掉消除的意思;破是打破揭穿的意思。 

再如“协同、偕同”两个词,重点是区分“协”“偕”两个语素:协是协力的意思;偕是一起的意思。
 

3、词色法
词色法,就是根据词语的不同色彩来辨析同义词的方法。词色属于附加意义,它是词义中不反映事物本质特点的部分,但也是理解词、使用词的重要根据。附加意义主要指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意义。感情色彩,即词义是褒义、贬义,还是中性。语体色彩,即书面语和口语。赋予词语什么样的感情色彩,跟人们的道德观念有关,道德观念变了,词的感情色彩也随之变化。一个词带不带感情色彩,取决于一定的语言环境。

 
例题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001年高考)

①这位发言人__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__,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 演练引导 B.郑重 演示 引导

C.庄重 演示导致 D.郑重 演练 导致
解析:①句要从“庄重”“郑重”两词中挑选一个,可从词色的角度来辨析。发言人是代表国家对美方军用侦察机撞毁我方战机的事件进行表态,事关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感情态度色彩应是很明显的,所以要用表“严肃认真”意思的“郑重”;而“庄重”常用来形容“个人言语或举止不随意、不轻浮”,如“态度庄重”“神情庄重”等。用“庄重”来形容外交发言人的谈话显然就不合适了。可以排除AC两项。②句可采用突点法(见后文)解答,句中是说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的实地练习,句中有“民警与保安”“迅速出击”等语境标志词,就决定了这里只能用“演练”;而“演示”意指“利用实验或实物、图表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显示出来,使人有所认识或理解”,显然与句意不合。这样,又可排除B项,用不着看第③句即可知答案选D

如“团结、结合、勾结”,“鼓舞、鼓动、煽动”,这两组词语中,第一个是褒义词,第二个是中性词,第三个词是贬义词。 
 

4.词性法
词性法,就是根据词性来区分同义词的方法。有的同义词词性不同,它们在造句时表现的功能就不同。而词义差别正是由这个不同的词性造成的,在辨析同义词时,要善于抓住这个因素。【见例3

 
5、词用法

词用法,就是根据词语的搭配习惯来区分同义词的方法。词语的搭配习惯也是造成词义差别的一个因素,利用它亦可帮助我们快速解题。
①弄准搭配对象。如“爱护”适用于对下,“爱戴”适用于对上。

②掌握语法功能。如“公然”、“公开”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但“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是动词、副词兼形容词,能在句中充当谓语,如“这事早已公开了”;可充当状语,如“公开表态”;可充当定语,如“公开的秘密”从构词方法上辨析。如“比赛和决赛”,一个是并列式,一个是偏正式。 
 

例题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000年春季京皖3题)
2500年前的孔子,曾对着____的江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站在千禧之年的门槛,我们更深切地领恰到先哲的睿智。

②营房各处____的灯火,欢腾热闹的情景,使他又激动起来,回想起白天参加国庆大典的场面。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