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班中后期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2-10 10:54:35

毕业班中后期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承德五中  王建兵

一、毕业班中后期容易出现的问题

1、学生方面

信心不足,易浮躁。距离中考时间越近,学生越容易出现信心不足的现象。特别是在“一摸”、“二模”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面对大量复习练习,在短期内看不到成绩提升,更加显得信心不足。一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过分关爱,父母老师唠叨不断,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容易烦躁,学生急需老师心理疏导和学法指导。

意志薄弱,想放弃。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尤其是一些中等生,想成功,却怕吃苦,遇到一些学科上的困难,意志薄弱,缺乏坚持,自我主观上想放弃,容易打退堂鼓,出现上课不听,作业不交,课上睡觉的情况。

规范欠缺,会漏分。部分学生常犯眼高手低的毛病,解题思路欠规范,解题步骤混乱,出现看错、想错、读错、抄错、算错的情况。尤其是一些中等和中等偏下的学生,比较浮躁,复习中怕麻烦,解题过程过于简单化。

自我加压,钻牛角。一些中等偏上的学生期盼好上加好,更进一步,对自己的要求过于苛刻,所确定的中考目标超越了个人的实力,甚至有些想法不切实际,时常出现钻牛角尖的现象。由于爱钻难题,忽视基础,导致基础不牢,难得高分。

陷入题海,难自拔。有些学生复习方法不明,陷于题海战术,盲目偏信一些名校的考前仿真试卷和模拟试卷,天天忙于做题,忽视了课本上基础知识的落实。由于对大量试题缺乏应有的精选和筛选,刻意追求试题数量,重复试题反复做,面对做不完的试题,难以自拔,最终成绩提升缓慢。

体质下降,会生病。没有充沛的体力,学生很难始终保持良好的复习状态。毕业班的中后期,学生复习备考的压力大,负担重,户外活动时间明显减少,特别是体育考试结束后,连最起码的体育课都被取消,导致一些学生身体抵抗能力下降,加上一些常见疾病的侵扰,容易出现体弱多病的情况,自然影响复习备考。

2、教师方面

学情不明,目标不清。一方面教师不能耐心的帮助学生分析优势、劣势,使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另一方面,教师自己对班级学情把我不准,复习工作停留于表面,仅凭经验复习,导致复习过程中低效重复。另外,个别教师复习时游离于考纲之外,复习课目标不清,使得复习备考失去针对性。

陷于表面,抱怨客观。一些教师缺乏发现质量增长点的敏锐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停留于表面现象,不能从模拟考试中发现班级、学生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考试中出现问题而又有提升潜能的一些临界学生,不能及时询问、谈心和有效指导。不少教师面对问题,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不断抱怨生源差,更多的强调客观困哪,弱化个人的主观努力,导致工作陷于困境,贻误学生。

反馈不利,检查缺位。部分教师复习中只顾完成复习进度,不管复习效度。教学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课堂上缺乏目标意识,课堂反馈矫正不及时,课堂目标的达成度不高。具体说,有些教师只顾追求练习数量的增加,忙于下发练习试卷,学生被大量作业包围,客观上加大了学生复习强度,却忽视了教学反馈后的检查和落实。

作业随意,批改缺位。不少教师布置作业时缺乏科学的安排,没有换位思考。学生有效作业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忽视了作业布置的基本尺度,即作业量应以教师批改得了,学生能做完为标准。部分教师采取以讲代练、以考代练的不当方式,布置大量的随堂作业,且不收不改,学生做对做错不清楚。另外教师下发的反馈练习和作业不能做到全批全改、及时批改和二次批改,学生得不到有效练习,陷入重复训练、被动复习、疲劳复习,学生的接受能力下降,导致复习课效率低下,复习进展缓慢。

教法单一,气氛沉闷。复习课上,有些教师复习方式单一,教学方法缺乏变换,讲授过多,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复习。一些教师教学方法呆板,缺乏调节课堂气氛的办法,经常就题讲题,直接读题目说答案,教师讲的辛苦,学生听的痛苦,呈现出教师复习盲目,学生听课麻木的状态。由于缺乏教师的及时鼓励、肯定和正面引导,不少学生学习主动性降低,课堂气氛沉闷。

筛选不细,资料重复。有些教师对中考资料缺乏必要、细致的筛选,资料重复使用。尤其是对各地的模拟题,不加选择,整体照搬,学生重复训练,加重了学生的复习负担,占据了学生的自主复习时间。

单兵冒进,学科失衡。有些教师过分突出自己所教学科,学科本位主义思想严重。只为提高本学科分数而抢时间,布置作业过多,侵占了其他薄弱学科的矫正时间,使学生学科发展不均衡,总分上不去。

二、毕业班中后期管理的建议

1、着眼效益,抓好复习时间管理。距离中考时间越紧迫,各学科之间越要善于合作,杜绝各科抢课的行为,在进行学科缺漏弥补时,教师要坚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强化学生做题时间的意识。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对题目才算有效,否则即使做对,也存在隐性失分。要克服卷面上大量出现的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不仅要做到做了、做对、做好,同时要避免考试中出现试卷做不完,时间不够用的现象。

二是要突出效益优先,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教师要减少课堂上没有目的的反复、重复教学内容,要缩短讲授时间,突出讲方法,讲典型,多练习,多反馈。教师要腾出时间鼓励学生自主复习,帮助学生根据各自的情况筛选出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主干知识体系,并及时查漏补缺,促进各科平衡,提高总体成绩。

三是要合理安排时间,不在难题上打持久战。在稳定优势学科成绩的基础上,学生不必盲目的在优势学科上无限制的花费时间,学生可以根据学科的强弱状况,合理规划和分配复习时间,把握好学科分值的增长点,确保各学科均衡发展。

2、精挑细选,抓好作业练习管理。备考的中后期,作业不仅要少而精,试卷更要重视批改后的讲评。对待每节课的作业和练习,教师要有选择,不能盲目的用练习量的增加来代替复习效果的提升。在练习的要求上,要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批改、有讲评,同时采取二次反馈与循环反馈的方式,让学生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3、善于疏导,抓好学生心理管理。将考生心理调整到最平和的状态,是考试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复习备考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克服烦躁心理和考试怯场心理。教师对学生要真心爱护,严格要求。多给基础薄弱的学生一些激励和表扬,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经常换位思考,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引导家长做好目标定位,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备考环境。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