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政治热点 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
2010年高考政治热点 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
背景资料:
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截至
正值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
一是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这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要摆到抗旱救灾工作的第一位。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群众的生活用水。要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饮水解困方案,落实供水措施。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要组织运水、送水,不惜代价尽快缓解人畜饮水困难,绝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
二是扎实抓好春耕备耕。要调整结构,推广抗旱技术,根据水源情况适时补种、改种农作物,力争做到小春损失大春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农业损失非农业补,努力夺取今年农业丰收。
三是严密防范森林火灾。要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制,加强火灾隐患排查,严密监测火情,完善应对预案,努力避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重大人员伤亡。
四是保持灾区市场和社会稳定。要保障粮油、肉类、蔬菜等的市场供应,搞好重要商品物资的运输调度,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防止价格大幅波动。要加大对受灾群众特别是重点旱区、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他要求,要从长计议,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从根本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温家宝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抗旱救灾工作的领导,党员干部要深入一线,真正负起责任。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把各项抗旱救灾措施落到实处。要一手抓抗旱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
知识精析:
一、经济生活角度:
1、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把各项抗旱救灾措施落到实处,一手抓抗旱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国家运用经济和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温家宝指出,要保障粮油、肉类、蔬菜等的市场供应,搞好重要商品物资的运输调度,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防止价格大幅波动。
3、财政的作用。财政是建立和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物质保证。国家用于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救灾的物资属于社会保障支出,体现了财政调节资源配置、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
二、哲学生活角度:
1、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西南五省市区的抗旱救灾精神必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强大力量,体现了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进行说明亦可)。
2、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西南地区由于板块相撞,导致西南地区隆起,形成高原区,地处内陆加高原,海洋降水难以到达,容易形成旱灾。
3、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西南五省市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树立了全局观念。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重视农业,切实做好当前的抗旱救灾工作,抓好春耕生产,千方百计保证今年农业有个好收成,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抗旱救灾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高度统一。
5、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要毫不松懈地继续抓好抗旱救灾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措施,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这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要摆到抗旱救灾工作的第一位。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群众的生活用水。
三、政治生活角度:
1、国家的性质和职能。各级政府切实加强对抗旱救灾工作的领导,党员干部深入一线,真正负起责任。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把各项抗旱救灾措施落到实处。表明国家在履行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坚持对人民负责,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2、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受旱地区群众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大力推进科学抗旱,积极救灾,舍小家为大家,坚决打赢抗旱保春耕攻坚战,争取全年农业有个好收成。体现了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3、党的性质、宗旨、领导地位。在抗震救灾中,广大党员牺牲自己利益,维护群众利益,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体现了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党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带领群众抗旱救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创新练习:
1、温家宝总理强调,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要摆到抗旱救灾工作的第一位。这表明我国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