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生活 2011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考点解读专题一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1-04 10:44:50

一、文化与社会

1.了解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3)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社会实践的产物,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着人类实践的发展与进步;

③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⑤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

①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对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使文化霸权与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承认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的同时,又要看到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也就是说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不能简单的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或附属品。

2、文化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不同性质的文化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注意:并非所有文化都能促进社会发展。)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为什么要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一齐抓。

 

3.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意义: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启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4.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途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的各种社会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的行为举止,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文化对人的影响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因此,在发展社会中必须加强文化环境、文化场馆的建设,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2、在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时一定不要忘记“文化对人生的塑造作用”。
     3、文化对人影响具有双重性,不能说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有益的促进。

5.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②主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深远持久。

①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影响,都是深远持久的。

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并不是说“只要处于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因为:①文化影响即使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②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③因此,要应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自觉抵制各种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