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的思想 高考复习政治哲学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7-30 16:14:06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学习要求:

1.按考点要求自主、全面复习知识点内容,特别注意巩固基础知识记忆;

2.自主、独立、认真完成巩固练习,对照参考答案订正练习中的错误,补充解答残缺部分,及时记录练习失误中的知识残缺与思维缺失,并进行必要的自我反思与总结。

3.答案一律填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按要求及时上交备查。

考点要求:

1.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2.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4.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一.基础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                  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                    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                    问题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                            

                        ;唯心主义包括                                   两种基本形态。

3.哲学史上存在着                                              “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看,是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以下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属于这类问题的是

A.经济发展要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率的关系  B.改革管理体制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C.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D.从学习行为与心理的实际确定学习计划

4.在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中,名与实、形与神、心与物的关系实质上是

A.哲学基本问题的体现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物质与运动关系的体现     D.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能动性关系的体现

5.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

A.不可知论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

6甲说:“我在故我思。”乙则说:“我思故我在。”从甲乙两人的观点可以看出 

①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甲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③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8.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都主张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它们的区别在于

A.对物质属性的不同理解        B.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

C.主张意识决定物质            D.对意识标准的不同理解

9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片面夸大某一个片段,就可能导致唯心主义。比如,客观唯心主义就是

A.主张人的认识离不开实践            B.主张人的认识离不开感觉

C.把我们的感觉夸大为世界的本原      D.把概念神化为脱离物质的绝对

10.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是一朵不结果的花,是因为

唯心主义包含某些合理的思想    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作用  

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也能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①③

11.有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娱目、肉欲、爱财、投机等,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德、普遍的人类之爱的信仰。这种观点

A.错误理解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B.正确分析了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C.主张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心主义

D.揭示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论界限

12.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物质和精神彼此独立、互不相干,但他在论证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怎样结合在一起时,不得不搬出一个万能的“上帝”来帮忙。这表明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并非哲学的基本问题

B.二元论调和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C.二元论最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沼

D.二元论与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13.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顾实际事实,凭想像与主观愿望办事的错误,说到底是

  A是对客观事实的能动反映     B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D没有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14 “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恩格斯的这一论述表明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  

  C.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1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  

  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   

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16.关于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表述正确的是

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坚持意识是本原的根本观点 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具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的局限性

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火、土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7.有人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为“半截子唯物主义”,这主要是说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A.没有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D.把世界的本原的物质理解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18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回答1920题。

19.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20.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

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

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D.对世界的看法坚持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21.下列观点中体现唯物论思想的有

心外无物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气者,理之依也 我的灵明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上帝创造一切

A①②⑦          B②③④⑤       C①④⑥        D②④⑤⑥

22.古有一人,无论做何事均问阴阳先生,看是否吉时,一日,被塌墙所压,请邻人救,邻人曰:“先问阴阳先生,今日是否宜动土。”这一故事启示我们

A.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B.要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C.一切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D.要从正确的思想原则出发处理事情

三.简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3简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并指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克服这些局限性上取得的哲学成就。(12分)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