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质量评估(4)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学案
阶段质量评估(四)
一、 选择题
1. “当数学原理用于现实时,是不确定的;当它们确定时,又不适用于现实。”这表明( )
①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②真理与实践不具有统一性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④有的真理是确定的,有的真理是不确定的[ks5uK]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Ks5u.com]
2.美国宇航局利用一枚火箭在月球表面撞出直径大约100英尺的大洞,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了大约25加仑水蒸汽以及水冰。这一发现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9年十大科学发现之一。这说明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反过来认识又推动了实践的发展
B.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D.实践能够把认识和客观事物加以对照
3.老子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的这段话精辟的说明[来源ks5u网]
A.假象有时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 B.现象与本质并不是直接合二为一的
C.假象是主观的,是人意识的产物 D.本质并不—定通过现象反映
①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③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④意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漫画“植‘数’造‘零’”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来源ks5u K]
②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杜威认为,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只有高下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区别;费尔巴哈认为,理论的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实践则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这两种观点都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
7. 2010年两会,出现了:“尊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网络监督”等“时代热词”,这些热词描绘出人民向往的中国未来发展新境界,感动、鼓舞着社会大众。由此可见[来源ks5u网]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来源ks5u网]
C. 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 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ks5u]
8.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广东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下滑态势。这说明[来源ks5um]
①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发展
③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 一个有梦想的人,才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一个有伟大梦想的人,才会去做伟大的事情。“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从哲学角度看,这句广告语( )
A.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B.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C.有一定道理,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有问题,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10.某些具有夺冠实力的著名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因思想压力过重,导致发挥失常,最终与奖牌无缘,这说明[来源ks5u网][来源ks5um]
A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良好的社会条件
C .办事情取得成功需要抓住时机,促成量变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精神
11.一个有梦想的人,才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一个有伟大梦想的人,才会去做伟大的事情。“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从哲学角度看,这句广告语
A.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B.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C.有一定道理,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有问题,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12.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其中蕴涵的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道理有
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C.事物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13.右边漫画《走不出自我的人》启示我们
A. 实现人生价值应该抛弃个人利益
B. 为社会作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ks5 &K]
C. 社会要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必要条件
D.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