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社会的真谛 高考复习政治哲学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7-30 16:25:11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学习要求:

1.按考点要求自主、全面复习知识点内容,特别注意巩固基础知识记忆;

2.自主、独立、认真完成巩固练习,对照参考答案订正练习中的错误,补充解答残缺部分,及时记录练习失误中的知识残缺与思维缺失,并进行必要的自我反思与总结。

3.答案一律填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按要求及时上交备查。

考点要求:

1.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运用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

3.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

4.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5.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

6.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7.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一.基础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                              ,对社会发展起                 作用。

2                                                            ,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3                                 a.人民群众是               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               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1.冷战结束后,世界人民普遍渴望和平、安宁和发展,期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但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并未退出历史舞台。美国多次公开阻挠欧盟取消对华武器禁运,这就是冷战思维的一种典型表现。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反映了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D.任何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2.清朝

2.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荣辱倒错,是当前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C.以耻为荣、以廉为耻的荣辱的错误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3.由于经济地位的区别,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常常有所不同;由于具体利益的差异,人们的愿望和要求往往不尽一致。一项措施出台很难使所有人同等受益,总会有人赞成有人不赞成;一个人在改革中不可能始终受益,难免有时满意有时不满意。上述材料说明

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②社会意识不可能统一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社会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农业生产力就要

A.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B.把农业发展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中心

C.对现有生产关系进行彻底变革

D.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突破旧的观点和客观规律的束缚

5.“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点上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98)。上述观点表明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④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6.胡锦涛主席在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时提出:“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但建设和谐世界绝不是一两代人可以完成的,需要世世代代的潜心探索和艰苦奋斗,其间充满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矛盾和斗争。这反映了

A.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B.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只能靠阶级斗争实现

C.量的积累必然导致质变的发生  

D.人类社会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7.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一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十万筑路大军凭借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巧妙运用现代科技,书写了这一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青藏铁路的奇迹表明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②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践成功的决定因素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④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胡锦涛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努力为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A.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B.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根本性变革

C.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D.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发展

9.邛崃市羊安镇汤营村是四川省西部一个普通村庄。该村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了汤营三联农业公司,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农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被称为新农村建设的“汤营模式”。上述材料表明了

①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③必须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④创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从哲学上看,“以人为本”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③唯物史观的要求  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下列不属于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歧的是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
C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
.是否承认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2.上题材料表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C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3.“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这是千百年来传颂的至理名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汲取我国传统荣辱观之精华,联系当前社会问题,面向中华民族未来,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上述材料说明

①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②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③事物处于前后相继的相互联系之中④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实践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自200641,我国对消费税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新增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税目……。调整消费税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可以合理地调节消费行为,间接引导投资流向。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C.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5.“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16.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关于因特网的问题时说:“我想先引用两句话,一句是肖伯纳说的,‘自由意味着责任’,一句是你们美国的老报人斯特朗斯基说的。‘要讲民主的话,不要关在屋子里只读亚里士多德,要多坐地铁和公共汽车’。”温总理的回答蕴涵的哲理是①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②民主政治建设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要尊重群众,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④民主政治建设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7.为实现中低收入者“居者有其屋”、“居者优其屋”的要求和愿望,北京市政府提出,目前要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这种工作思路体现了

①想问题办事情从实际出发的思想②分清主流、支流,把握事物本质③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群众观点④要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的观点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③

18.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这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②认识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因为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B.宣传和普及科学理论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C.马克思主义是永恒真理,伟大的认识工具    D.认识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20.某市三轮摩托车营运不但影响市容,而且常引发交通事故。有关部门多次发文取缔,均因车主抵制而未果。2003年,该市修改相关法规,制定了包括折价回收三轮车、帮助车主转岗就业在内的一揽子保障政策和安置措施,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圆满解决了这一难题。从材料看,政府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遵循了          的原则。

①多管齐下,兼顾产生矛盾的各种要素  ②综合治理,重视事物的普遍联系  ③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  ④循序渐进,逐步达成目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21.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车篱旁边,哪里还能呤出什么‘采菊车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这表明

A.物质财富就是精神财富                   

B.文学艺术活动是建立在群众的生产实践基础之上的

C.只有群众的生产实践中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D.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22.“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规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种观点错在

A.没有认识到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没有认识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没有认识到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