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教案1 人教七年级上思想品德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8-18 10:50:44

【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九课《保护自我》。从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谈起,青少年可能面临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侵害,因而要学会自我保护。在“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一框中,教材提出了学生应提高警惕、学会用法律和智慧来保护自己。通过教学,让学生能正确面对可能受到的意外伤害和不法侵害,敢于并善于保护自己,使自己健康成长,也体现课程标准与内容。

本课主要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内容:

    “成长中的我”的第三部分“学法用法”中“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本课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将心理品质教育与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内容。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时授课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十三四岁的青少年来说,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有限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常常会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因此,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教给他们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使他们更冷静地面对侵害,保护自己,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地学习和生活空间。我们可以围绕学生的生活实例,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去领悟,去觉醒,使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有效办法,使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并对学生的生活带去积极的影响作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 学 目 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追求安全而充实的初中生活;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

学会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能力目标:

要求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有效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3)知识目标:

知道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知道我国法律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特殊保护;知道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1] [2] [3] [4]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