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教案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8-09 23:10:18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2、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范围。

3、法律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

4、张先生从国外带回一架高档照相机,只用了两个月,就被13岁的儿子瞒着他,以2000元的价钱卖给了他同学的哥哥。张先生知道后,向买方索要,并欲将2000元钱还给对方,但对方声称我儿子有买照相机的权利,他们之间的买卖行为已生效,不同意还给张先生。请问:张先生的儿子的买卖行为是否有效?(思考)

 

        

 

一、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越来越好》片段)

教师:正如歌曲所唱的那样,现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家里的各种电器也是越来越多,处处洋溢着小康的气息,就连春节我们的压岁钱也越来越多,问大家一个隐私的问题,大家一般可以收到多少压岁钱?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好。(我们折中取个数)假设春节期间你收到了100元压岁钱,你会如何安排这些钱呢?

(学生回答:存一部分到银行;买书、文具、衣服;捐给希望工程等不一而足)

老师说:(找存银行的同学提问)看来同学们年纪虽小但却十分具有理财思想。(近期央行根据国内经济形势调高了存贷款利率,相信你这时存钱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刚才你说会把50(灵活处理)存入银行。如果你过一段时间去银行取钱,钱是多了还是少了?多了的部分叫什么?是归银行还是归你自己。

(学生回答)……

()新授

教师总结且板书:根据刚才同学们所述,从我们拿到这100元到现在,在这个过程中你对这100元都做了哪些事呢?

100元压岁钱属于我————占有(权)

买衣服、文具等  ——————使用(权)

捐给希望工程(或消费)———处分(权)

存入银行获得利息——————收益(权)

其实将大家做的这些行为后面加上一个字就是我们财产所有权的全部内容。

(展示PPT)财产所有权:即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教师:好!了解了财产所有权的含义。下面请大家想想在生活中你都对周围的哪些财产享有所有权呢?

(学生回答)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感到在我们周围可供我们所享有的财产越来越多,刚才有同学说到对家庭财产(家庭中的电脑、电视等)享有所有权。那到底我们对家中这些财产是否享有所有权呢,我们一起来分析课前预习思考题。

请问:先生的儿子的买卖行为是否有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补讲):(出示PPT

我国民法通则第11条和第12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根据这些规定,一般情况下,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上述材料看,一个只有14岁的孩子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只能进行简单的与其智力、年龄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出卖家里的高档照相机的行为已经超出了14岁的孩子的行为能力。因此,其与买方之间的买卖行为应是无效的。

我们在生活中决不能做上述案例中儿子所做的事,虽然我们是家庭中的一员,但是由于年龄、智力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目前对家里的财产只有使用权,只有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才可以行使对财产的处分权

教师:刚才大家列举了那么多属于自己的财产。下面请看图片,看看这些财产的所有权都归属于谁?

(出示图片:学校的桌椅、钢琴;路边的电话亭、父亲给我买的自行车等。)

教师:我们如何划分财产归属的种类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将财产分为个人所有、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由此可见,不是所有的财产都属于公民个人,我国法律规定属于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财产范围的法律规定: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教师:我们看教材第6869页出示的五种财产占有情况,判断一下哪些应该属于个人,哪些不属于个人?为什么?

(学生判断,教师总结)(出示PPT

所谓合法财产是指公民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方式、方法取得的合法的财产。

因此在我国法律中明确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这个规定强调合法性。除此以外诸如:施工发现的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拾到的他人的遗失物、采用非法手段获得的财物,都不属于个人所有。

二、当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过渡:了解了财产所有权和合法财产的范围,那么生活中我们的合法财产是否受保护呢?受到侵犯又该怎么办呢?

请看事例:(出示PPT

丁某于20022月向房产公司购买两层小洋楼一栋,在交纳房产税后,到房屋产权中心办理了购房登记手续,取得了房产证。5月,丁某将楼下租给了王二做店面,每月租金500元,自己住二楼。

1、丁某对这栋洋楼拥有所有权吗?

2、丁某行使了财产所有权的那些方式?

3、王二对他租的这层楼享有什么权利?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对,丁某拥有这栋楼的所有权,同时也通过出租的方式获得了利益,这让丁某很是高兴。可接下来的事却让他不堪回首。(出示PPT

76,丁某因生意急需现金,以该房地产作抵押,从银行贷款20万元,约定20047 6日还款。200211月底,丁某因车祸重伤。12月初,某银行听说丁某车祸重伤,性命不保,抢先将丁某两层小洋楼卖给陈某,得款18万元,抵作贷款。1210陈某持房产证,以该房产权已经属于他为由,要求王二今后将房租给他,并趁丁家无人之机将锁撬开,雇人将丁家财产搬走,寄存于某单位库房,因无人管理,大部分霉烂。 

1、某银行有权处置丁某的房屋吗?为什么?

2、评述陈某的行为。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在合同未到期之前,房屋仍然属于丁某所有,而此时银行对这栋楼没有所有权,就无权处理房屋,所以银行的做法是违法的。当然陈某的做法也是违法的。

我们继续看事情是如何发展的(出示PPT

20032月,丁某脱离生命危险,3 5日,丁某出院。回家发现二楼已被陈某占据,要求陈某搬走,陈某说他是从银行购买的,要丁某找银行。于是丁某找到银行,银行以丁某未归还贷款为由搪塞。丁某无家可归,流落街头,无奈之下,315愤然向人民法院起诉银行和陈某。 

1、陈某和银行给丁某造成那些伤害?

2、法律会保护丁某的权益吗?为什么?

3、如果法律保护其权益,丁某可请求法院采取哪些方式保护其财产所有权?

(学生看书结合事例回答)

教师总结板书:

我们知道法律只有切实保护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才能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保障其专心致志地从事生产、工作和学习,为此我国法律明确作出国家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规定.(法律保护的意义)

是的,丁某可以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其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普遍的做法。其具体方式有:(1)请求确认所有权;(2)请求恢复原状;(3)排除妨害;(4)赔偿损失。 

接下来我们请左边四组同学注意,如果你是案件中的丁某,你将向法院提出什么诉讼请求?

我们请右边四组同学注意,如果你是法官,你又会做出怎样的判决?

(根据民法相关规定,学生广泛讨论,选举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好,让我们来看看法院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判决? (出示PPT

法院于45判决如下:

1)确认丁某对房屋的所有权;

2)丁某与银行的贷款合同有效;

3)银行与陈某的交易无效;

4)责令陈某搬出,并赔偿丁某财产损失 3000元;

5)诉讼费5700元,由银行承担70%,陈某承担30%

       上诉期内,银行与陈某均未提出上诉,判决生效。

教师总结板书:这个判决中告诉我们当合法财产受到侵犯时可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利?(出示PPT

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

归属问题      -----------  请求确认所有权

被非法占据不归还 -------  请求强制返还

毁坏或灭失  ------------  请求赔偿损失

教师:接下来丁某又遇到了什么呢?(出示PPT

丁某回家让陈某搬出,但陈某拒不搬出,丁某于是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向陈某发出3次强制执行令,陈某均拒绝。第四次法院强制执行时,陈某竟将煤气瓶搬到房顶上,点燃打火机,扬言谁让他搬就与房屋同归于尽,结果不慎点燃柴草,引发大火,导致房屋严重受损。法院以放火罪、侵占罪、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罪、妨碍公务罪数罪并罚,判处陈某有期徒刑6年。丁某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

1、法院为什么要判处陈某有期徒刑?

2、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能看出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最有效、最严厉的手段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最严厉最有效的保护方法。相信大家意见是一致的,即对于那些严重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如抢劫、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必须交由公、检、法机关依法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具体来讲,就是运用刑法这一最为严厉的法律武器对犯罪人进行最有力、最有效的打击,从而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不受侵犯。因为这些进行抢劫、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行为的犯罪人,他们的存在不仅会给公民财产带来一定的损害,而且还对公民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不仅如此,这类实行侵犯财产所有权犯罪的犯罪人,还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如果仅用民事手段来解决,根本无法起到威慑、保护作用。因此,国家在规定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的同时,公民可以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

过渡:刚才我们探讨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发生的纠纷,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财产所有权也可能受到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犯,那我们该怎么做呢?(看书p74赵某的事例并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行政违法现象。当其违法实施没收财产的行政处罚,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撤消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以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在现实生活中,侵犯公民财产所有权的事件时有发生。当我们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应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课堂总结与延伸

教师:最后,请大家思考这三个问题。

        1、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搞清楚?

    3、你又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小结)

教师: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大家有可能还没有思考好,相信大家还会发现很多的问题。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共同探究。

(四)教学内容提要及板书设计

               财产属于谁

1、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

1)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2)能辨别哪些是合法财产?哪些是非法财产?结合教材P68——69页来学习。

3)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范围:教材p69

2、法律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

1)为什么要保护?(保护的意义)P71

2)怎样保护? A民事法律保护

B刑事法律保护

3、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

1)采用诉讼方式确认所有权

2)采用诉讼方式要求侵权者返还原物、赔偿损失

3)采用诉讼方式要求行政机关撤消违法处罚或予以行政赔偿

(五)课堂训练

1、选择题(必做题,12为单选,3题为多选

1)、公民储蓄取得的利息的权利,农民饲养母畜生下幼畜取得的所有权,都属于财产的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2)、陈某5万元现金被黄某抢劫,要维护陈某对被抢劫的5万元现金的所有权,最合适和最有效的手段是:     

A、刑事法律手段          B、民事法律手段

C、行政法律手段;        C、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是:    

A、敲诈勒索公私财物               

B、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务

C、非法拘禁他人或者非法收查他们身体 

D、无故闯入公民住宅

2、连线

民事法律手段对公民合法财产的保护

面对归属问题的争议                请求赔偿损失

面对可修复的争议                  请求排除妨害

  只借不还                          请求确认所有权

损坏至无法使用                    请求恢复原状

3、简答题

甲出国留学,临行前将自己价值1080DVD机委托乙保管。乙在甲出国后,擅自将甲的DVD机以650元的价格卖给了丙。甲从国外回来后,得知自己的DVD机被卖给丙,便要求丙返还原物。丙不给,理由是该机是自己花钱买来的,对其拥有所有权。为此,甲丙二人争执不下。

1你认为DVD机的所有权应该属于谁?(必做题)

2甲丙二人应通过什么途径确认和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选做题) 

3)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思考题)

参考答案(略)

上一页  [1] [2]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