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8-03 15:11:04
)请学生谈谈自己现在的理想。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理想接龙,每个人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理想并相互交流。

3)指导学生画出自己的理想树。教师可让学生在纸上画一棵树,留下足够的空间填写学业、事业、家庭、休闲、自我成长方面的目标,并在全班进行交流。提醒学生保留这棵理想树,在本框最后一个活动中将会继续使用。

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确立更为明确的奋斗目标。
2
小张报考研究生
    1
)指导学生阅读小张的故事。
    2
)引导学生思考后面的三个问题,在全班进行探讨和交流。
    3
)在全班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缺乏理想,就会使人缺少内在的激励,缺少前进的动力;有了理想,人生就不会迷失方向,就能在新的希望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目的是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认识理想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3
他们的理想能够实现吗
    1
)呈现三个情境。
    2
)分小组探讨后面的问题,每个人充分发表意见。
    3
)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总结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
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外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局限,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付出艰辛的努力。
4
从老师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1
)呈现故事情境。
    2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对后面问题的认识。
    3
)教师进行总结:要实现理想,就要把长远目标与具体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知道自己现在该做什么,明确现在做的事情对实现长远目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为着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规划既要尽可能长远,又要尽可能具体。
5
杨振宁的故事
    1
)指导学生阅读杨振宁的故事;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①杨振宁为什么要中途放弃做实验论文的初衷?
    
②如果他不放弃自己的初衷,结果可能会怎样?
    
③这则故事对你的启示有哪些?
    3
)在全班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理想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盲目蛮干,而要掌握一定策略,特别是要善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具体理想作出适当的调整。
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具体理想动态的、发展的。把理想变成现实,不仅需要长远规划,还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推动理想的实现。
6
给理想树添枝加叶
    1
)课前通知学生将前面画的理想树带来,并要求学生事先准备好绿色、黄色和红色彩纸。
    2
)告诉学生绿色代表自己已经拥有的能力;黄色代表自己正在努力充实的能力;红色代表自己目前缺乏,还需要培养或学习的能力。将彩色纸剪成树叶的形状,提醒学生用树叶的大小来表示各项能力的需要程度。
    3
)将树叶贴在理想树相应的位置上,并思考理想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今后的打算。
    4
)在全班进行交流,请一些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理想树,教师予以鼓励,并提醒学生保留自己的理想树,让自己和这棵树一起共同成长。
    5
)办一期壁报,让学生将自己的理想树展示出来。
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确,理想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做基础。通过这个理想树的延伸活动,帮助学生反省自己实现理想拥有能力的状况,鼓励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朝着理想一步一步迈进。………………………………【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上一页  [1] [2]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