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静的世界》教学设计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 浙江省小学品德优质课评比教案
杭州市江干区濮家小学教育集团 沈敏霞
一、教材分析
《不平静的世界》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内容涉及世界历史范畴。本课以两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上的地区冲突为基本内容,通过具体数据和事例,结合历史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关于战争的话题在五下的《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悲愤的吼声》中已经有所涉及,《悲愤的吼声》中揭露了抗日战争中日军的暴行和南京大屠杀的惨状,为本课的情感体验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战争的话题并不陌生,通过五年级下册《悲愤的吼声》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对侵华的历史有了比较清晰地认识,在情感上也有一定的基础。本次我执教《不平静的世界》第一课时,选取了两次世界大战作为学习内容。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资料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堂的拓展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两次世界大战,时空远,内容多,灾难重,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成为我思考和实践的重点。
三、教学课时:《不平静的世界》第一课时
四、教学目标
『课文教学总目标』
1.初步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简单经过,了解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区间的一些战争及冲突。
2.通过搜集、交流有关战事的资料,提高资料的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多方面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激发热爱和平的情感。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原因和概况(卷入国、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数据)以及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些战役。
2.通过搜集、交流有关战事的资料,提高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初步感受残酷的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苦难,激发对战争的憎恨之情。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区间的一些战争及冲突。
2.初步了解现代战争所运用的新式武器,了解这些武器的巨大杀伤力。
3.进一步感受战争所带来的苦难,进一步加深对和平的热爱。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难点:体会战争的残酷,感受和平的美好。
六、教学过程预设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安妮日记》,她在书中向我们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战争让这一切原先的美好不复存在,而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也从此不再平静。
——出示课题
(二)交流表格,初步了解
1.出示表格,同桌两人合作完成。
(1)交流反馈,出示正确答案。
(2)观察表格中的内容和一系列的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2.集体交流反馈
预设一:战争时间长,卷入人口很多尤其是二战……
(1)介绍一战、二战不同的阵营。
(2)简单介绍一战、二战所涉及的国家以及地区。出示:二战卷入国地图
预设二:死亡人数多……
(1)简单介绍所了解到的世界大战重要战役。
▲ 播放视频:诺曼底登陆战役片段
▲ 集体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 其实,战争中丧生的何止士兵啊,更有无辜的百姓也惨遭牵连。(出示组图)
▲ 而饱受战争摧残的人们都过着怎样的生活?让我们来看一张老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三:所耗费的金钱数量惊人……
(1)无数的平民挣扎在死亡线上,无数的财富在战火中灰飞烟灭,战争是巨大的浪费,让我们来做两道计算题。
(2)谈谈感受。
3.小结:战争,对人类来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三)回望《安妮日记》,呼唤世界和平
1.回顾《安妮日记》。
2.二战结束后,以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定的联合国也正式成立。在联合国的总部外矗立着这样两尊雕像,知道这两尊雕像意味着什么吗?
如果请你为这两座雕塑的基座镌刻碑文,你会写上什么呢?
3.总结。
教学设计说明:
一、借助书籍的力量,搭建沟通历史的桥梁
本课教材首先通过回顾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战争情况以及它们造成的灾害,阐述了战争的残酷,文中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和日本法西斯对待中国人民的罪行,更是激起学生内心的愤慨,引发学生对于战争的憎恨以及对和平的向往之情。但由于这段历史离学生的生活距离较为遥远,且内容又相对较为复杂,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真正的共鸣。
基于学情,我精心地选择了有关二战的书籍——《安妮的日记》。这本书讲的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妮一家在朋友的掩护下,和另外四名犹太人躲入她父亲公司的阁楼,开始隐姓埋名的密室生活。故事由一个犹太少女眼中的二战记忆层层展开,步步惊心。
我引导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这本书,跟随主人公——安妮,以她的视角来了解这段历史,以这样的一部书籍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与这段历史的对接,迈出了走进历史的第一步。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战争的残酷
作为历史题材的品社课,传授知识不是主要的、唯一的目标,它只是达成情感、价值观、能力等目标的基础。例如这篇课文,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在初中历史课中有详细的要求,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对和平的热爱。在教学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设计层层递进:战争使得无数士兵丧生战场,使得无数平民流离失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人们所食用的木屑面包更是让人震惊,而课堂上出示的小姑娘的话——“把我埋得浅一点”,战火中幸存的儿童一生灰暗的记忆,这一切真实画面的再现更是让人感到战争的残忍。从士兵到平民,再到无辜的儿童,通过视频、图片、数据等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内心得到强烈的震撼。
三、宣泄积累的灰色情感,共同呼唤和平
整堂课,学生所见所闻都是残酷的历史,无情的现实,所以在最后总结的时候,我请学生写“铸剑为犁”的碑文,让本课中所积累的对战争的憎恨之情转化为渴望和平的文字,宣泄那些灰色的情感,给学生一个明亮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