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地球在哭泣》 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4-07-26 07:25:31
《地球在哭泣》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地球在哭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的第6课。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家园,它不可或缺,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任何一个可以替代地球的天体。然而,由于人口的飞速增长,地球的负担越来越重,甚至达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本节课就是通过让学生观察有关图片、结合生活实际等教学环节,学生简单了解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然后对我们身边的污染现象进行调查,就如何应对污染现象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珍爱地球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和关注人口太多带来的社会问题。
     2、知道世界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的现状,以及由此产生的吃饭、住房、就业、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3、初步了解人口过多带来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世界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的现状,以及由此产生的吃饭、住房、就业、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难点: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和关注人口太多带来的社会问题,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资源的生活小事。。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体现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关于世界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的最新数据,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定格图片,引发感受
     1、出示拍摄的地球上的自然风光。(学生可以用四字词进行概括美景)。
     2、师生交流:说一说观看后的感受——感受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
     [设计意图:利用地球的图片资料,由欣赏美丽的地球风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多维对话,惊叹辉煌
     1、学生看书后,出示张掖的自然面貌及风景景色,特别是学生熟悉的自然景观及图片中体现的人文感情。
     2、再次感受地球的景色美、生灵多,物产多等等。
     3、学生交流心中的感叹。
     [设计意图:利用张掖的图片资料,把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环境中,让学生更能体会到学习本课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三)走进现实,引发思考
    我们的地球是如此的生机勃勃,多姿多彩,可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让我们的地球妈妈感到欣慰,她也有暗暗伤心、难过的时候……(出示哭泣的地球)
     1、播放照片影集,思考:
     ⑴、是谁让地球如此的伤心呢?要求:请你认真地观看照片影集,从中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⑵、看完影集后,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感受。
     ⑶、谴责不良的破坏行为:此时,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
     ⑷、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进一步引导:曾经多么美丽的地球,以它博大的胸怀和无偿的赐予,养育了我们人类。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环境的不断恶化,我们的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遍体鳞伤,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呢?——人类!地球上的人口太多了!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由于世界人口太多而给地球带来的沉重负担的照片影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初步感知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于人口太多造成的。]
     2、权威发布,说明:
     《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90亿,人口过亿的国家将增至17个,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报告显示,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至91.5亿,比目前增加22.41亿。其中非洲地区人口将从现在的10.33亿增至19.85亿,增幅最大;亚洲地区的人口也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将从目前的41.67亿增至52.32亿;而欧洲人口将从目前的7.33亿减至6.91亿,将是唯一人口减少的大洲。
     报告说,目前全世界共有11个国家人口过亿。其中中国人口最多,达到13.54亿,其次为人口12.15亿的印度。
     [设计意图:利用联合国世界人口状况报告中的人口数据说明,人口过快增长已经给地球环境的未来造成极大的压力。]
     (五)、自主学习 , 合作探究,研究根源
     1.人口的过快增长将对地球的未来造成极大的压力,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2.自主学习:请大家自学P52~54页的内容。了解人口快速增长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3、合作探究:这些社会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主要现象?(举例说明)
     要求: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成员分别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社会现象,然后由小组长归纳总结填写到下面的表格中。

 社会问题

 主要现象
 吃饭问题

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处于饥饿状态的人数越来越多。
 住房问题

数亿人无家可归,无房可住。
 资源问题

资源和能源出现短缺,更多的人面临绝对缺水的状况
 就业问题

许多人找不到工作,许多人已经失业或正在面临失业
 教育问题
更多的孩子面临失学
 交通问题
 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多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