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各种各样的商品 (科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
三单元 做聪明的消费者
第一课时 12
主题一 各种各样的商品
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商店提供了不同的商品,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需要。
2.了解一些现代社会人们使用的新型的购物方式。
教学准备:
让学生在课前调查家庭附近主要的购物场所,进行详细的记录。记录内容分为商店名称、卖什么类型的商品、选择的理由。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东西(媒体出示),这些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东西都是从哪里来的呢?(生交流)
2. 是啊,在我们的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媒体出示),它们满足了我们各个方面的需求,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美好。
二、 了解家庭附近的商店。
1.你经常到哪些商店买东西?
学习小组交流,并完成表格:各小组选择组员经常去的3家商店,把商店的名称、商品类型及选择理由写在纸上。
组员 |
商店名称 |
商品类型 (如:服装、食品、文具等) |
选择的理由 |
|
|
|
|
|
|
|
|
|
|
|
|
2.小组汇报。
3.媒体出示购物调查表,请调查者介绍。
4.得出结论:离家近的、价格便宜的、品种齐全的、能保证质量的,这样的商店,我们都乐于去买东西。(媒体出示)
三、了解家庭附近商店的特点。
1.(媒体出示)这么多的商店,它们之间有哪些可以分成一类,为什么?
小组讨论:试着给所出示的商店分类,并说一说理由。
2.小组汇报。
3.活动:小小参谋 这些东西上哪儿买?请你当个小参谋。
多媒体出示:
(1)青菜(2)电脑(3)洁霸洗衣粉(4)作业本(5)耐克运动鞋(6)薯片
4.交流。
四、新型的购物方式。
1.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购物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现在,我们不出家门也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了。你知道现在有哪些新型的购物方式吗?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交流购物经历。(媒体出示:导购、网上定购、电视直销等。)
2.小结:其实,这些都是隐形的商店,那里的工作人员根据顾客的购物单,一部分人接收购物单,一部分人负责配货,另一些人负责发货。通过他们的工作,我们就能购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了。
五、行为指导。
小组讨论并说一说:我们能去小店、小摊贩处购买商品吗?(媒体出示)
(1)指导学生改正向小店赊帐的不良习惯。
(2)指导学生不贪小便宜,购买安全、卫生的商品。
六、课堂总结。
总之,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我们选择商店时一定要考虑到:离家远近、商品价格、商品种类以及商品质量,这样一来,才能使我们真正体会到去商店购物所带来的乐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