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谢谢你们,我的父母》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25 09:02:45

教材分析:
《谢谢你们,我的父母》是《品德与社会》第三册第二单元《温馨一家人》中的第二课。课文分为四个部分:1、“两份账单”的故事;2、调查、比较自己与家人为家庭所付出的劳动;3、应该怎样做子女,来报答养育之恩的金点子;4、在家中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表达对父母的爱的小倡议。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父母的辛苦,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我们学校“做一个有责任的人”这个目标和特色来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该节课的体验、活动,使学生了解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在自己成长的历程中,父母更是倾注了无私、无尽的关爱。

2、感谢父母,从生活细节中去关心父母,热爱父母。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父母的关爱是无私的。
   难点:理解父母,回报父母。

教学法:
通过账单的对比、调查表、责任卡、爱心树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观看账单谈感受、小小调查表寻找关爱、畅谈责任明晓道理,制作责任卡感谢爱、爱心树实践爱的过程中感受父母对我们无私的关爱,懂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过程:
一、回顾《妈妈的账单》,通过数据计算感受父母对我们的关爱

1、
		出示账单,谈话引出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我们学过的课文——《妈妈的账单》

对了,那你还记得课文中那两份截然不同的账单吗?谁来说说(生答)
是的,彼得为妈妈做了一些简单的生活小事列了一份60芬尼的账单,而妈妈照顾了彼得十年的生活列了一份0芬尼的账单。蔡老师前几天啊,也听到一件类似的事,朋友津津的妈妈告诉我,最近津津在家可勤快了,一有空就抢着做家务,不是拖地就是洗碗,正当她感到纳闷时,收到了津津的一份账单(出示,朗读),你们说津津干家务的目的是什么?(拿到报酬)看到账单,津津的爸爸、妈妈商量了一夜,也给津津开了一份账单(出示,朗读)。

2、
		师:咦,父母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他们的账单却是0元呢?(津津的父母可能就是这样想的)
3、
		那如果不是0元,应该写多少呢?跟老师一起来算算这笔帐,我们一天在食物上要花掉多少钱呢?一年呢?我们现在大约是10周岁,那十年呢?这只是吃的还有衣服,学习的辅导,生活上的关怀?(师一边讲述一边板书)

板书:10年食物:80000
      10年衣服:20000

10年学习:30000
10年关怀:20000

合计:     150000=0
410年来父母大约为我们付出了15万,我相信父母对我们的爱远远不止这个数字,而现在父母的账单上却是0元,看了这两张账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用最精确的数据证明,是希望给孩子的心里留下一个震撼,初步感知到父母的辛苦并提炼出: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并板书:无私)
师:是啊!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他们的爱是无价的,是无法回报的。

二、寻找父母对我们的爱,引出关键词:家庭责任感
1、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父母每天除了辛苦上下班,还为我们做了很多事呢,你有没有仔细想过呢,今天蔡老师给你们个机会好好理一理。我们手上都有这样一张调查表(课件出示调查表)

调查表

时间
父母为我做的事
早上
 
中午
 
傍晚
 
晚上
 

2、交流

师:同学们,父母都为你做了什么事呢?同桌先互相交流下
现在请你数一数,父母一天中为我做了几件事情?

   仅仅是一天呀,父母就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事情,我们现在是10周岁,如果每天以10件事来计算,十年来父母为你做了多少事呢?请大家动笔算一算。(板书:36500件=0件)
师:看到这些数字,你有什么感受?

(生答)
是的,父母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是无怨无悔的(板书:无怨无悔)

师总结:是呀,自从我们呱呱落地降临人世,从呀呀学语到迈进学校大门,是母亲用乳汁哺育了我们幼小的心灵,是父母一把泪、一把尿地精心照料我们。10年了,这其中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哪一样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又有哪一样不连着父母的牺牲与无私的奉献呢!我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配乐朗读)
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晚哭着。

 
  当你3岁的时候,她怜爱地为你做菜,而作为报答,你把一盘她做的菜扔在地上。

 
  当你4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下彩色笔,而作为报答,你涂满了墙壁与饭桌。

 
  当你5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既漂亮又昂贵的衣服,而作为报答,你穿上后到附近的泥坑去玩。

 
  当你7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球,而作为报答,你把球投掷到邻居的窗户里。

 
  当你9岁的时候,她付了很多钱给你辅导钢琴,而作为报答,你常常旷课并且从不练习。

 
  当你11岁的时候,她送你和朋友去电影院,而你要她坐到另一排去。

当你20岁的时候,她问你:你整天去哪里?而你回答:我不想象你一样。
 

  当你23岁的时候,她给你买家具让你布置你的新家,而你对朋友说她买的家具真是老土。
 

  当你30岁的时候,她对怎样照顾婴儿提出劝告,而你说:妈,现在时代已不同了。
 

  当你50岁的时候,她常患病,需要你的看护,你正在照料着自己的儿女。
 

  终有一天,她去世了,你想起了应该做却从来没做过的事情,他们整天痛打着你心。
 

  为我们洗澡穿衣,牵手走路,为我们远行牵挂的母亲,是我们一生的财富,你是否有尽到你的孝道,关心母亲吧,别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在时才体会母亲的神情。
 

  看完这篇文章,请给您的母亲打个电话,祝天下所有母亲:幸福安康!!
 

 3、师:同学们,天下的父母或许肤色不同、或许民族不同、或许生活条件不同,然而她们都是同一个母亲,一个为我们默默关心、无私付出的母亲,这些啊都是我们生活中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事了,但只要你用心细细地体会,你会发现,父母为你做的点点滴滴都令人感动。请你静静地想想,父母的哪件事最让你感动?(这是课前生准备的资料)
    (1)指名学生说。

(2)还有一些没说的可以找伙伴或老师交流。
4、说了那么多,你最想对父母说一句什么话呢?(出示课题:谢谢你们,我的父母!)

是的,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是我们最真心的话。爸爸妈妈为我们的幸福成长辛勤操劳着,我们也是家庭成员之一,我们应该承担起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家庭责任感,来报答父母额养育之恩。
三、畅谈“责任”

1、
		联系生活,谈责任:
师:我们是一名小学生,那从你的角度出发,在生活中怎样对家庭负责呢?

师:是的,点点滴滴,虽然是小事,也不无透露着我们对父母的爱,对他们的感谢。
师:那以上说的那些有责任的话,你做到了几项呢?

2、
		回顾暑期“家务劳动篇”,体会“责任”可以从小事做起
师:我们学校倡导大家做一个有责任的人,还记得吗?暑假里我们有一个德育实践活动《学做家务》,你学会了什么呢?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生交流)

师:恩,有人学会了认认真真地洗碗、有人学会了做饭、还有人学会了拖地等等,相信你的爸爸妈妈看到你们这么认真、那么懂事,一定非常非常开心的。蔡老师已经仿佛看到了你们父母满意欣慰的笑容了。
3、想不想知道,父母对你们暑期劳动是怎么评价的吗?(出示父母的感言)

出示3份评价语,一份学生读,一份大家自己看,一份老师代读。
师:如果我是你们的妈妈,我也会因为有这样一个孩子而骄傲的。

4、制作责任卡
通过今天的学习,在接下去的日子里,你还想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因为我们有些是住校生,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张责任卡,这里列了几项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如果你做过了到,

就打勾,如果做过并愿意长期坚持的,就打个五角星。
责任卡

1、一周烧一次饭(    )
2、一周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衣服(    )

3、周末回家陪爸爸妈妈聊聊天,说说心里话(    )
4、我还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年___月___日


		
四、
		送爱心树,感谢养育之恩。

最后,老师还要送给同学们每人一棵树(出示一棵没有叶子的树),名字叫责任树。现在,它还只是一棵光秃秃的小树,请你每做一件家务事或让父母开心一次,就给小树画上一片树叶。过段时间,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爱心树长得茂盛。赶快行动起来吧,让它早日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五、
		在歌声中结课

就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烛光里的妈妈》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