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设计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嘉兴市实验小学 张静 活动目标:
1.通过“云南民族村”这一窗口,了解一些有特色的民族建筑、民族文化、民族节日等,感受云南浓浓的少数民族风情。 2.知道一些少数民族的问候礼节,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
课前谈话: T:同学们,我们班有谁去过云南旅游吗?还记得你都去过哪里吗,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处景色?
活动过程: (一)走进云南
T:感谢去过云南的同学和我们分享了你们旅行的快乐,其实云南的秀丽风光远不止这 些,大家想不想再去欣赏一下?好,把眼睛睁大了! (出示图片配乐)
T:欣赏了美丽的云南,你们的感受怎么样? 过渡:你们知道吗,云南不仅以它独特的风光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更是以它特有的民族魅力,让世界各地的游子为之着迷。
T:(出示云南地图)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在那里聚集了许多少数民族。瞧,这一块土地就是云南(点击云南),现在我们把它放大。我们国家总共有几个少数民族?(55个) 那你猜猜美丽的云南有多少个?(51个)所以云南被称为少数民族之乡(出示课题: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T: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的就有25个少数民族(云南地图上出示:藏族、满族、回族、苗族、壮族、水族、布依族、瑶族、彝族、蒙古族、阿昌族、景颇族、布朗族、佤族、傣族、纳西族、怒族、白族、基诺族、拉祜族、德昂族、普米族、独龙族、哈尼族、傈僳族),而这些红颜色的15个民族是云南省特有的。仔细瞧瞧,这些少数民族当中你连名字也没听说过的有吗? 小结:还有那么多小手,说明我们不知道的还真多,云南有句俗语叫“一山不同族”,意思是说:一座山上居住着不同的少数民族,所以云南不愧为——少数民族之乡。
(二)走进“云南民族村”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云南民族村”,去感受云南浓浓的少数民族风情。(出示“云南民族村”大门口的照片)
“云南民族村”是云南省政府为方便游客更快地了解云南少数民族而修建的,里面有25个民族的村寨,浓缩和再现了云南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民俗风情和文化艺术,是认识和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一个窗口。 T:(出示各民族的图片和配乐《月光下的凤尾竹》)瞧,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们吹奏着美妙的乐曲来迎接我们了!
在这些少数民族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课前老师请你们自由组团,共同调查“云南民族村”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少数民族,了解他们特有的一些建筑、节日、文化习俗等,你们准备好了吗?我想了解一下你们组成了几个团队,请团长举一下手。现在你们的组合,相当于民族村中的一个村寨,通过你们的调查介绍,让其他前来参观的同学对这个民族有所了解,明白吗?哪一个团队先来。(8个)
★傣族(傣家竹楼、傣族的曼飞龙塔、傣族泼水节、孔雀舞、葫芦丝)
★苗族(苗族的吊脚楼)
★白族(白族的大理崇圣寺三塔)
★藏族(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回族(清真寺、不吃猪肉)
★纳西族(东巴文)世界各地的学子都对东巴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壮族(人口最多、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
★彝族(彝族的火把节)
(三)了解少数民族的一些礼节
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通过你们的认真调查,合作分享,大家对云南部分少数民族特有的建筑、文化、节日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课后我们可以继续对其它民族展开调查。
T:大家在调查的过程中一定也发现了,很多少数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问候方式,除了刚才同学们已经知道的藏族人民以敬献哈达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外,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问候的方式呢?四人小组先交流,可以在组内相互配合着演绎一下,开始。
T:哪组先来汇报,可以派一个代表说。也可以上来演一演。 (四)关注云南更多的少数民族
T:去云南之前多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习俗,你觉得有必要吗? 小结:是呀,多了解一些就更能相互理解和尊重,今天我们只是感受了云南部分少数民族的风情,有机会,欢迎你到少数民族之乡——云南,去体验更浓烈的少数民族风情,到时别忘了,一定要到“云南民族村”去看看哦!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