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我有一双巧手 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21 08:05:48

活动设计 :现在孩子不爱动手做自己的力所能及的事,凡事想依赖别人,久而久之,产生惰性,自理能力低的现象。自立自强对学生生活、学习有重要作用,能让学生懂得自己长大了不依赖别人,学会自己照顾自己,遇到困难不退缩。

 辅导目的:

 1、让学生认识到凭自己的双手可以做很多事。

 2、让学生明白自己已经长大了,不需要依赖别人,懂得自强自立,自己照顾自己,树立自立自强的心理。

 3、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感,以后有决心去面对许多他们不会做的事情和困难。

辅导过程:

 学生围圈坐,教师同坐圈内。

一、引入。

通过折衣比赛让学生明白自己有能力做许多事,但有许多事他们还不会,引发他们思考其原因。

1、我们都有一双手,这双手能干什么?(学生举例)

2、折衣服比赛。

3、评价。为什么有的同学折得又快又好? 为什么有的同学折得不整齐?(因为有人经常或不经常做家务。)

二、调查学生在家做家务情况,分析不经常做或不会做的原因。

1、可我们还有很多事还不会做,请你讲讲经常做、不经常做或目前不会做的事。(出示调查问卷及结果)

 2、公布统计调查的结果,结果说明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的事,学生大多数不经常甚至不会做。

3、学生讨论:你们都很聪明,为什么不会做或不经常做这些事呢?

讨论后发言。

 三、通过不能自理的情境及无手残疾人自立自强录像,深入认识“我不能自理自立”带来的危害,启发学生觉悟,树立“自立自强”的好榜样。

学生表演:一学生不能自己收拾书包、穿衣、穿鞋、扣扣子,什么都要妈妈帮忙,妈妈一旦不帮他,就闹出许多笑话。比如:文具及课本忘带,衣服扣子扣歪了,鞋子不会系鞋带等等不能自理的情景。

讨论发言:你们愿意像他那样吗?为什么?

[录像]

同样的,有这么一个孩子,他没有手,却能自己照顾自己!他就是云南白族少年——杨霆。他5岁时,因意外事故失去了双手。但他不让别人帮,以脚代手,自己照顾自己。吃饭、穿衣、穿针、劈柴、烧饭:写字、画画、刻蜡版、踢球,他都用脚,他被大家称为“无手小贝利”。甚至在珠算比赛中用脚拨算盘,竟得了第三名。他从小学到高中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他的爸爸妈妈很想帮助他,为什么他不要?他用脚做事肯定很难,他为什么会坚持下来呢?他是怎么想的?

讨论发言。

2、看完后,对照自己,你怎么想?

3、据发言小结。 ]

四、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1、(教师引导)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家里有洗衣机、洗碗机,有父母帮,我们没有许多的机会锻炼自己的双手,我们要自己创造机会去做。

(看录像讨论发言)

1、自己不会洗碗,怎么办?

2、妈妈说你太小,不让你扫地,你会对妈妈说什么?

3、假如父母不在家,你的肚子饿,怎么办?

4、小结。大家都很聪明想了很多的办法来照顾自己,说明大家有能力做许多的事。

五、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出示调查问卷:现在你认为你能学会做什么事?

2、分几组学习做事,互相帮助。(如:穿鞋带、系鞋带、钉扣子、折衣服等)

3、你学会了什么?心里高兴吗?为什么?

4、小结。老师也很高兴,不但因为你们学会了不少的事,更重要的是你们明白了要锻炼自己的双手,才能变得更灵巧。灵巧的双手需要长期的磨练才能得来。

 作业

下面老师发一张表,记上每天的表现,做得好的就画一面小红旗。下星期举行“灵巧手”比赛,到时看谁的手最灵巧?

补充活动

1、“灵巧手”比赛。

2、搜集有关名人名言,读名人传记,以自勉。

3、通过日记,记录每天的成绩,体会成功感,不断进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钉扣子

 

 

 

 

 

 

 

扫地

 

 

 

 

 

 

 

洗红领巾

 

 

 

 

 

 

 

洗碗

 

 

 

 

 

 

 

折衣服

 

 

 

 

 

 

 

抹桌子

 

 

 

 

 

 

 

盛饭

 

 

 

 

 

 

 

系鞋带

 

 

 

 

 

 

 

倒垃圾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