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研究自行车 《科学》六年级下册.doc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简单机械的第五课时
【教学思路】: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的交通工具,学生对自行车都比较熟悉和了解。教学过程中引入自行车作为研究简单机械的应用示例,结合前面1—4课时已学的简单机械的原理,让学生在自行车上找出杠杆、滑轮、轮轴、齿轮、斜面、螺旋等各种类型的简单机械,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等等。
【教学方法】:寻找简单机械在自行车中的应用,是一个有关应用方面的活动,也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在活动1的教学中,我先布置学生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如每个活动小组准备一辆变速自行车,用来上课时作为观察的对象。学生在活动1的基础上,对变速自行车的传动装置进一步探究,了解人施加的力是怎样从踏脚板传递到大链轮,又怎样从大链轮通过链条传递到小链轮,最后再从小链轮传递到后轮的动力传递过程。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并通过讨论交流后,把“发现”填写在自行车应用简单机械的表格中。
分组活动都是以自行车(变速自行车)作为实验和观察的对象,需要提前准备。同时,还要向学生提出一些注意事项,以免学生在观察时出现不必要的事故。如自行车没有放好,掉下来会砸到人;又如转动踏脚板,链条带动后轮转动时,不小心让手指或其他什么带进后轮,引起伤害等。
【教学目标】:(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在实际中的应用;
(3)为学生营造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和验正证据等课堂空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的能力;
(4)尊重证据,学会与同学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分享成果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展示自行车博览会:
让学生熟悉自行车的来历和发展历史。(资料来源百度.http://www.jh.198.com/)
二、教学活动1:
1、让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动自行车有什么作用。
2、从自行车中寻找简单机械的应用,加深简单机械的了解。
(1)自行车里都应用了那些简单机械呢?
(2)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后,把“发现”填写在自行车应用简单机械的表格中。
自行车应用了简单机械的情况:
自行车部件 |
简单机械的类型 |
所起的作用 |
车把 |
|
|
踏脚与大链轮 |
|
|
刹车装置 |
|
|
前后轴的螺栓 |
|
|
(根据以上表格,让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填写完整,交流后,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答案。并归纳完整,让学生有个完整的理解。)
自行车部件 |
简单机械的类型 |
所起的作用 |
车把 |
杠杆、轮轴 |
转向、平衡 |
踏脚与大链轮 |
轮轴 |
动力传递 |
刹车装置 |
杠杆、滑轮、轮轴 |
刹车 |
前后轴的螺栓 |
螺旋 |
固定、连接 |
三、教学活动2:
1、从变速自行车的传动部分入手,研究自行车前后齿轮的搭配,揭示变速自行车中的秘密。
①多媒体出示主题图(变速自行车图),让学生观察,回答并板书。
变速自行车的动力传递过程:
踏脚板----大链轮----链条----小链轮----后轮
②讨论:A、变速自行车传动装置应用了哪些简单机械?
(杠杆、滑轮、轮轴、螺旋)
B、变速自行车的齿轮搭配,怎样才能使自行车跑得更快?
(大链轮和小链轮都分别叠加了大小各异的齿轮,用于搭配,使传动装置搭配出各种不同的转速)。
四、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实验课能否取得成功,效果能否达到,不仅仅取决于实验材料是否充足,还取决于实验材料是否科学。本节课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利用多媒体收集材料,并展示自行车的历史图片,让学生掌握其发展史,各小组准备了变速自行车,便于学生实物观察;
2、养成实验的习惯,在实验中,教师要驾驭好课堂,要求学生做到“动”、“静”有序,要“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如变速自行车的齿轮搭配,使自行车跑得更快;
3、让实验延伸到课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创新思维,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实践能力。………………………………【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