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 江苏省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教案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教案
光合作用
一、教学内容及考纲要求
知识内容 要求
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原理
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C
二、重要的结论性语句:
1.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原理
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因而可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2.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与作用
叶绿体中的色素 颜色 主要吸收光谱 色素带位置(自上而下)
叶绿素 叶绿素a 蓝绿色 红光、蓝紫光 3
叶绿素b 黄绿色 4
类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 橙黄色 蓝紫光 1
叶黄素 黄色 2
3.叶绿体的结构
叶绿体外有双层生物膜,内有基粒和基质,基粒是光反应的场所,由类囊体构成,类囊体上分布有色素和光反应所需的酶,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分布有暗反应所需的多种酶
4.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糖类和氧气,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要有光,还需要多种酶等;光合作用总反应式
CO2 + H2O (CH2O) + O2
5.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二氧化碳中碳的转移途径:CO2→C3→(CH2O)
三、重、难点知识归类、整理
1、光合作用的研究过程
科学家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普里
斯特利 ①绿色植物+点燃的蜡烛
②绿色植物+小鼠
蜡烛不容易熄灭
小鼠不容易窒息死亡 植物能更新空气
萨
克
斯 曝光
绿叶
遮光
深蓝色
无颜色变化 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光合作用必需在
有光条件下进行
恩
格
尔
曼 水绵 极细光束
黑暗
好氧菌无空气
完全曝光
好氧菌只分布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部位
好氧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物之一是氧气,它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该实验证实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鲁宾
和
卡门 H218O、CO2
向植物提供
H2O、C18O2
释放18O2
释放O2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
部来自水
2.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比较)
阶段项目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所需条件 必须有光、酶 有光无光均可、酶
进行场所 基粒类囊体膜 叶绿体内的基质中
物质变化 H2O分解成O2和[H];ADP和Pi形成ATP 二氧化碳被C5固定成C3;C3被[H]还原,最终形成糖类;ATP转化成ADP和Pi
能量转换 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糖类中稳定的化学能
联系 物质联系: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在暗反应阶段用于还原C3;
能量联系:光反应阶段生成的ATP,在暗反应阶段中将其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帮助C3形成糖类,ATP中的化学能则转化为储存在糖类中的化学能。
当其他条件不变:若突然停止光照,则C3增加,C5减少;若突然停止CO2供应,则C5增加,C3减少
四.典型例题
[例1]下列是光合作用的几个步骤,它们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
①CO2的固定 ②释放O2 ③叶绿素吸收光能
④H2O的分解 ⑤C3被还原
A.③②④①⑤ B.③④②①⑤ C.④②③⑤① D.④③②⑤①
[例2]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充足的CO2条件下。如果将环境中CO2含量突然降至极低水平,此时叶肉细胞内的C3化合物、C5化合物和ATP含量的变化情况依次是( )
A. 上升;下降;上升 B. 下降;上升;下降
C. 下降;上升;上升 D. 上升;下降;下降
解析:从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参与暗反应,CO2与C5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C3化合物,当CO2突然减少时,这个过程必然受阻,因而导致C5化合物的含量上升和C3化合物含量下降。而C3化合物的减少,又使暗反应中C3化合物还原成葡萄糖的过程受阻,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量也减少,使细胞中ATP含量上升。
答案:C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的一组光是( )
A.红光和黄绿色 B.黄光和蓝紫光 C.红光和橙光 D.红光和蓝紫光
2.下面关于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是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一种质体 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C.内含的叶绿素等色素分布在基质中 D.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基质中
3.某科学家用含碳同位素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碳原子在下列分子中的转移,最可能的途径是( )
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B.二氧化碳→叶绿素→ATP
C.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D.二氧化碳→酒精→葡萄糖
4.见右图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①和②化学过程是( )
A.①氧化,②固定 B.①固定,②还原
C.①分解,②氧化 D.①还原,②氧化
5. 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物质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