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饿的小蛇 小班绘本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
2.乐意和老师一起讲故事,有初步的想象力。
3.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活动准备:
自制绘本、音乐
活动过程:
一.通过出示自制图书,激发幼儿看书的兴趣。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的封面。
提问:小蛇长得什么样子?什么颜色?(包括观察小蛇的头、身体、尾巴等)
二.重点引导幼儿跟着老师仔细阅读图书中的第一段故事内容画面,学习说拟声词。
(一)出示画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提问:
1、好饿的小蛇来到了哪里?
2、好饿的小蛇是怎么来的?(学习词汇:扭来扭去)
(二)讲解: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树林里散步,提问:
1、它发现了什么?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鼓励幼儿用好听的词语说一说)
3、好饿的小蛇看到这么好吃的苹果,它想怎么样?
4、它会怎样吃呢?(鼓励幼儿大胆学一学小蛇吃苹果的动作)
师:是啊,好饿的小蛇太饿了,它啊呜一口会把苹果怎么样呢?(吞下去),学习拟声词:啊呜——咕嘟。
5、苹果好吃吗?我们一起来学小蛇说说话。(啊,真好吃。)
6、(出示苹果小图片对照)引导幼儿看画面,小蛇吃的是苹果吗?
教师小结故事第一段: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树林里散步,它发现了一个圆圆的苹果,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哦,好饿的小蛇吃了苹果就变成了苹果蛇。
三.引导幼儿用猜一猜的形式学习看图书的第二段故事内容画面。提问:
1、小朋友,请你们猜一猜,这一回,好饿的小蛇吃下去的是什么?
2、你是怎么知道的?
3、它会怎样吃?引导幼儿连续说出“啊呜——咕嘟——啊,真好吃“这一句完整的话。
教师小结故事第二段: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发现了一根黄黄的香蕉,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咦,好饿的小蛇吃了香蕉变成了香蕉蛇。
四、通过引导幼儿翻书,学习故事的第三段故事内容画面,要求幼儿跟着说。
教师先引导幼儿猜,小蛇的肚子还会吃什么?
请一幼儿帮忙翻书,猜猜小蛇到底吃的是什么?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故事的第三段内容。
五、引导幼儿学习看图书的第四段故事内容画面。
师:那请你们猜猜,好饿的小蛇到底有没有吃饱?它还想吃东西吗?
好,请你们继续观察图书,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又在散步,提问:
1、这回,它发现了什么?
2、它想吃什么?
3、怎样才能吃到?
4、引导幼儿看小蛇的嘴巴,它把嘴巴张得这么大,到底要吃什么呢?
5、它把什么吃进去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教师小结故事第四段: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又在散步,这回它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哦,好饿的小蛇吃了苹果树就变成了苹果树蛇。
六、教师有表情的讲解故事,引导幼儿完整欣赏,要求幼儿跟着老师说拟声词的那一句话。
七、对幼儿进行教育。
1、我们应怎样吃东西?
2、能一下吃好多东西吗?
八、教师分配角色,音乐起,师生共同表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