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口编5以内数的减法应用题教学活动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0-05 10:28:29

设计意图:          

《自编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应用题》是福建省《领域活动指导》大班上册的一个单元教学内容,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幼儿的实际水平,我将此单元分为两个课时,分别是《口编5以内数的加法应用题》(第一课时)和《口编5以内数的减法应用题》(第二课时)。《口编5以内数的减法应用题》是幼儿在学习加法应用题、对应用题的结构具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是本次教学的重点,“尝试根据图中事情发展的顺序和相关数量,自编5以内数的减法应用题”是教学的难点,将通过直观的材料、参与游戏的教学方法来进一步突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应用题源于生活,以人们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表达数量关系和要求解答的数量问题。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尤其是数学教育活动必须回归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沟通,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因而,本次活动从幼儿喜爱的卡通角色入手,创设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在愉快的游戏里表达、交流、互动,不但可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在活动中能够水到渠成地让幼儿掌握口头编减法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活动目的:

1、 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编应用题的要求,尝试根据图中事情发展的顺序和相关数量学会口头编5以内的减法应用题。

2、 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

   知道减法应用题的结构,理解减法的含义。

活动难点:

尝试根据图中事情发展的顺序和相关数量,自编5以内数的减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1、 已经掌握自编5以内数加法应用题的方法。

2、 已经学会5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

3、 让家长带幼儿去超市买东西,从中获得买东西的经验

物质准备及环境创设:

1、 物质准备:PPT课件、立体桌面教具、人手5个替代物做“钱”、标有5以内数点数价钱的洋娃娃、小汽车等玩具若干、1-5数字卡,?号卡一张,花5朵、拼图卡、人手一张图卡。

2、 环境创设:在班级创设“米兰春天”超市情景。

活动过程:

一、拼图引入——复习5以内的组成

1、师:“小朋友,今天有神秘小客人要来我们班做客,想知道他是谁吗?她呀,藏在这些卡片里了,让我们一起把他拼出来吧。”

2、教师介绍游戏玩法:根据拼图卡上面的分合式,在底板上找到相应的答案,然后把它翻过来放在上面,完成拼图,神秘小客人就会出现的。

3、师生合作完成拼图,出现美羊羊图案。

【分析:拼图游戏带有一点神秘和猜想,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和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完成拼图的同时进一步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分解,感知总数和部分数的关系。】

二、学习讲述减法应用题,了解减法应用题的结构

1、(展示课件图片)师:“今天是美羊羊的生日,她的好朋友喜羊羊、沸羊羊、懒羊羊都来了。

美羊羊为朋友们准备了他们爱吃的汉堡。每个朋友分到的汉堡一样多吗?有几个啊?(幼儿数5个)对了,他们的汉堡数量一样多,都是5个,他们的胃口不同,每个人吃掉的和剩下的数量都不一样多。(展示课件)

请小朋友说说,他们的5个汉堡,分别吃掉几个,剩下几个呢?”(请幼儿根据图示完整讲述:如喜羊羊有5个汉堡,吃掉了1个,还剩下4个汉堡。依次讲述其他羊羊吃汉堡的情况)。

2、师小结:刚才我们用三句话把羊羊们吃汉堡的情况说清楚了,首先说清楚原来有几个,也就是总数;接着说清楚吃掉了几个,也就是减少的数量;最后说清楚还剩下的数量。

【分析:儿童往往被一件事的情节所吸引,如同讲故事一样叙述情节,而忘了要编应用题必须讲两个数的关系问题。这个环节有助于帮助幼儿学习用简短的三句话讲述事件中的数量关系,为学习编题做铺垫】

3、尝试编减法题

羊村的老村长来了,淘气的羊羊们赶紧把剩下的汉堡藏起来,他们都想出个问题让老村长猜猜自己还剩下几个汉堡。

在上次活动中,小朋友已经知道了编应用题的方法,如果把羊羊们吃汉堡的情况也编成一个问题,应该怎样说呢?谁来试一试?

师小结:刚才小朋友学会了编减法应用题的方法:先说总数、再说减少的数量、最后用“还剩下几个?”来提问。

三、学习看3幅图口编减法题

羊羊们的问题没有难倒老村长,他还给羊羊们布置了一个学习任务——看图编减法应用题。这下羊羊们为难了,请小朋友帮帮他们吧。

 “每张卡片上有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情。我们从左到右一幅一幅的看:第一幅图告诉我们什么地方有几个什么?第二幅图告诉我们原来的数量减少了几个?第三幅图告诉我们还剩下的数量。请出小问号来帮忙,把三幅图连起来编一道减法应用题。”

1、教师示范编题、集体仿编。

2、请个别幼儿看图编应用题,集体评价。

3、幼儿两两合作,自由抽卡,轮流编题、猜答案。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分析:让幼儿看三幅图讲述应用题,是幼儿学习加减法的一种较好的形式。因为连贯的三幅图有情景和材料,能够让幼儿在操作中独立思考并运用自己的特有策略解决问题。幼儿通过讲述三幅图,可以逐步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其中的数量关系;幼儿往往自己心里知道答案而不会向别人提出问题,“小问号”的出现使他比较容易的学会提问。】

四、游戏与延伸——猜猜我还剩下多少钱?

 今天羊羊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认真学习,老村长为了表示奖励和感谢,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5元钱,你们可以到超市选一样自己喜欢的礼物,不过有个要求:买的礼物不能超过5元,一定不要把5元都花光了哦!买完以后和老师、朋友说一说,你原来有5元钱,买礼物花了几元,让朋友猜猜你还剩下几元?看看他们能猜对吗?(幼儿玩“超市”游戏,教师进行指导、,引导幼儿间的互动与交流)

【分析: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的反映他们对真实生活中一些场景的认识,学习运用有关的数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理解存在的数学关系,引导幼儿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积极主动的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在满足幼儿兴趣需要的同时,促进其积极主动的发展。】        

 (此活动在2010年上杭县幼儿园教师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