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1)班 “做中学”案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09-29 12:13:26

教学目标:

1、幼儿尝试使用各种办法取米,并能记录和分析结果。

2、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地与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并能用合适的词来描述动作。

3、幼儿通过亲身的感知,体验科技进步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教学准备:

1、教学实验材料:稻子若干,小刀、剪刀、锤子、石舀、石磨、石块等工具;教师一张大记录表,三张幼儿实验记录表;录像短片;

2、科学术语及词汇:碾米、舂米、砸、敲、压、剥等;

3、可能的难点:幼儿对取米工具的使用;

4、实验记录:

        

     

第一次取米

第二次取米

我的设想

我的实验

我的设想

我的实验

 

 

 

 

 

 

 

 

5、时间安排:4050分钟。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稻子,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稻子,请小朋友动手又动脑,让这些稻子变成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二、幼儿猜想,提出自己的办法,教师逐一记录在大记录表上。

教师引导幼儿用科学合适的动词来描述具体办法。如石头砸、榔头敲等等。

三、教师与幼儿总结想出的取米办法,然后提出分二个层次进行实验探索,实验时四人一组,其中选一人做记录。

层次一:不出示工具,让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现有的东西试一试,教师巡回指导,然后总结交流。

层次二、:幼儿尝试选各种工具取米,进一步做记录,教师巡回了解幼儿操作的情况。

⑴、是否试一个记一个;       ⑵、尝试工具的个数;

⑶、使用工具的专心程度;    ⑷、提醒幼儿不要浪费稻子。

幼儿分组取米,并在“我的实验”里用自己的方式对办法作出评价,如:认为好的可以打“√”,不好的可以打“×”。

四、幼儿共同交流。

1、展示三组记录表,幼儿交流。

“你们一组用了什么工具取米的?你们发现了什么?”

2、引导幼儿对工具进行质疑。(如:用石磨和石臼取的米不干净,不易把米和稻壳分开)

五、观看录像,引导幼儿感受取米方法从古到今越来越先进的变化。

1、播放现代碾米机工作的录像,引导幼儿观看,体验现代科技的进步,机器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教师小结:人类非常聪明,科技也越来越发达,现在好多机器都代替了我们人类繁重的工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所以我们小朋友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多开动脑筋,长大后也能发明一些给我们人类带来方便的东西。

六、结束活动。

请幼儿整理实验材料和场地,自然结束。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