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 “不倒翁”的秘密
设计理念:
新《纲要》指出:科学领域活动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不倒翁”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玩具,它里面蕴含着力的平衡方面的科学道理。怎样让孩子自己发现这些科学现象呢?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不倒翁的秘密》。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自由的操作空间,让他们在玩蛋娃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在问题情境的驱动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和制作等多种方式,探索发现其中的秘密。同时,在整合理念的引导下,在系列活动中有机渗透语言、艺术等活动,使幼儿在探索操作中构建知识经验,感受与同伴交流、分享的快乐,从而获得整体性发展。
活动目标:
1、 在制作“不倒翁”的过程中,了解“不倒翁”不倒的简单原理。
2、尝试用记录表纪录操作现象,并用语言进行完整表述。
3、喜欢动手实验,有积极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 用生鸡蛋、熟鸡蛋做的蛋宝宝(其中部分会倒,部分不会倒)
2、 幼儿操作材料:空鸡蛋壳、黄豆、米、橡皮泥、半圆形彩色纸。
3、 记录表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发现“不倒翁”不倒的现象
1、“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群蛋宝宝,让我们一起去玩一玩,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2、幼儿自由玩,发现“不倒翁”不倒的现象
3、提问:“刚才你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4、小结:“原来,在这些蛋宝宝中,有的站不起来,有的永远也不会倒。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
“不倒翁”。”
二、做一做,探索“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一)幼儿猜测“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二)第一次操作,利用多种材料尝试制作“不倒翁”
1、介绍记录表,交代实验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并记录结果,教师巡回指导。
3、师生共同交流记录表。
4、“原来在蛋宝宝里面放黄豆、米,蛋宝宝都不会站起来。而放了橡皮泥,有的认为它会倒来倒去,有的认为不会。那么到底会怎么样?请你再去用橡皮泥试一试。”
(三)第二次操作,尝试用橡皮泥制作“不倒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