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 北大附中2011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15
北大附中2011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15:
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在苏联的实践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
【教学重点和难点】
十月革命、斯大林模式、苏联解体的原因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
【教学过程】
一、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的社会主义运动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历史条件: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扩展和完成,欧美主要国家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社会弊端不断出现,并爆发了经济危机。
②欧美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蓬勃发展。19世纪30——40年代三大工人阶级独立运动的兴起,标志西欧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他们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③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和19世纪人类三大优秀成果(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和理论来源。
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活动
①1843年,马克思来到巴黎,主编《德法年鉴》。这个时期通过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研究,马克思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
1842年恩格斯来到曼彻斯特,对英国宪章运动进行研究,写成《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一书,逐步树立唯物主义历史世界观
②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共同战斗的历程。他们合作完成了《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系统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③1848年2月,马恩发表了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阐述了社会发展规律、阶级斗争学说、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④1861年,马克思开始了《资本论》的写作,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这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它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探讨了人类史前史的客观规律。
3.马克思、恩格斯从事革命实践的活动(19世纪40年代的活动)
①1842——1843年,马、恩与英、法、德工人运动领导人保持密切联系,指导工人运动。
②1846年,马、恩在布鲁塞尔创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革命理论
③1847年,马、恩参加正义者同盟,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接受委托起草纲领即《共产党宣言》。
④在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马克思资助法国革命,后来又与恩格斯回国参加德国三月革命,创办《新莱茵报》,指导革命斗争。
(二)第一国际成立1864——1876年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为协会起草了《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国际工人协会是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国际组织,马克思是它的灵魂和领袖。第一国际推动了欧美工人运动的高涨。
(三)巴黎公社革命 1871.3.18——5.28
1.背景: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巴黎被包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准备与普鲁士草签普法和约,同时准备解除国民自卫军武装。………………………………【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