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高三历史教案
第十四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复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及人民政府采取的各项措施,并理解有关形势形成的原因,分清各项措施的不同性质和作用。
2.了解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背景、内容、特点及执行情况。
3.掌握三大改造的目的、政策、经过、意义、遗留问题,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特色,尤其是政府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改造政策。
4.全面掌握过渡时期的含义、社会性质,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形成及特点,军事、外交、民族工作等方面的成就。
5.准确掌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曲折发展的过程,正确评价其中的成就和失误。
6.正确认识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客观的分析“八大”路线未能坚持下去的原因。
7.全面客观地认识“左”倾错误产生、发展的原因、表现、危害、纠正及相关的经验教训。正确评价“文革”的性质及其危害。
[要点梳理]
本单元的时间断限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6年十年内乱结束的历史。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其中1949年至1952年是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阶段。1953年到1956年是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建设起步,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阶段。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到1976年是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而进行艰苦探索时期。其中1956年至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时期,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左”的错误发展到顶峰。
2.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新中国建立之初,面临着帝国主义阵营的仇视、封锁和包围,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威胁与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的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稍后又出现了美帝国主义发动的朝鲜战争。人民政府先后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实现大陆的统一,开展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严惩了国内外的反革命势力,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此外,人民政府采取的恢复国民经济的各项措施也有助于新政权的巩固。
3.为国民经济的恢复而斗争
(1)建国伊始,人民政府就没收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接收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组建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通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全国物价,赢得了人民信任;将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促进了国家财政的好转。
(2)1950年,召开七届三中全会。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的三个条件而在实践中加紧进行。
(3)人民政府在农村允许自由经营,组织互助合作,组织兴修水利;在城市工矿业中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从而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4.经济建设概况
(1)根据一五计划,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重点在于发展以东北为基地的重工业。到1956,1957年,在工矿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这是人民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国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
(2)1956年以后,“左”倾错误在经济建设中表现也是突出的。过分的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民经济一度出现过困难。在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建设投资达近千亿,钢铁、石油、电力发晨快,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在三年困难时期出现过下降,但从整体上看仍是增长的。
(3)“文革”中,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经济损失巨大。由于周恩来、邓小平的努力和群众、干部对“左”倾错误的抵制,1973年一度出现国民经济好转,经济建设也取得一定成就。
5.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初期有益的探索
随着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此后,我国历史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历史性任务。
①毛泽东提出的《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②中共八大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和相应的经济建设方针,大会提出了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
③八大以后的进一步探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调整若干方面的经济关系;二是准备全党整风,正确处理日渐突出的各种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党在政治生活领域进行的一次有重大意义的探索。
④从1960年冬开始,党中央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是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探索中的一次重要转变。在经济上贯彻“八字方针”的同时,在政治上为统一全党思想认识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在动员全党为战胜困难而团结奋斗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2)探索的失误
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需要经历复杂的考验。当时面临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二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速度问题。在前后约达二十年(1957年-1976年)之久的长时间中,我们党在这两大问题上都—再发生严重失误,这两方面的失误又相互影响,使探索过程出现了歧途和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