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旧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教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5-13 09:52:06

单元十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重点理解的内容

1.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确实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中国共产党能够割除自己身上长出来的毒瘤,增强了人民对党的信心。经过十年动乱,积累了许多的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四人帮”虽垮台了,但是党组织和国家机关的部分权力仍掌握在“四人帮”帮派分子的手里,这是当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揭露批判江青等人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陷害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罪行和他们的极左路线在各方面造成的危害,中共中央连续发出关于“王、张、江、姚”反党集团罪行的三批材料。与此同时,全国普遍清查他们的帮派体系,恢复了正常秩序,逐渐形成安定的政治局面。

2.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经历了徘徊中前进的两年。这期间召开的中共十一大和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本应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新时期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但是,这两次会议没有能完成这样的任务。经济工作方面,开始使国民经济摆脱瘫痪、半瘫痪状态,这是成绩,但是就在这时,又发生了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的急躁冒进的错误。所以这两年间,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各项工作也有所前进,但党的指导思想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从而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在总体上受到严重的阻挠。因此这两年是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这种局面到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才告终止。

3.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意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认识“文革”的错误、认识毛泽东晚年错误以及客观总结建国后32年的历史,都源于实事求是的原则,邓小平在1978年6月2日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阐述了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观点。他指出如果反对实事求是,那就说不上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就只能把我们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引导到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

4.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不仅限于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徘徊。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党中央和毛泽东一贯倡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为争取中国的工业化做了许多努力,得到很大成绩。但是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在破除迷信、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党内“左倾”指导思想反复出现,使党的正确指导思想和正确的努力方向受到严重冲击,直接酿成“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以后,应从根本上消除已由实践证明并对党和人民事业十分有害的“左”的指导思想及其一切表现,恢复党的优良传统。两年徘徊期间没能做到这些,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到了。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为一个伟大转折点被载入党的历史。

5.党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中心转移的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长久地、专心致志地把经济建设摆在全党工作的重点地位,今后不要再搞任何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从此,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多次偏离的工作重心回到正规上来。它对我国有深远的意义:政治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的直接结果是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是全党和人民从“左”的错误指导思想下解放出来,为制定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奠定了基础;思想上,经济建设中心地位的确立,体现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揭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用改革去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使改革具有革命的性质和意义;经济上,工作重心的转移使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大为提高。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党和国家就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这个最大的主题,以此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才取得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6.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时,生产力就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反之,就会徘徊不前,甚至遭到破坏。因此,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只有敏锐地把握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适应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而改革是惟一的出路。我们的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