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诸子百家教案(华师大版七年级上).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1-26 10:42:35

〖内容标准〗
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知道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了解孟子、老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基本史实。
  2.能力培养
  分析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联系孔子一生努力的有关材料,理解终身学习这一话题。
针对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以屈的警句,联系当今社会我们应如何提倡这种浩然之气,组织讨论。
比较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
收集与诸子百家有磁的成语故事,举行成语故事演讲比赛或成语知识竞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认识诸子百家的产生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和演进在思想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认识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他的儒家学说,经过历代统治者的改造和运用,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长达2000年之久,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认识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他的许多名言警句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认识道家老子的思想,以及其中包含的朴素辩证法观念。
认识法家韩非子的思想,了解其在历史 上曾适应当时统一国家建立集权的需要。
〖教学要点〗
  1.重点 儒家学说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是本课的重点,应突出孔子作为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的地位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孟子则应着重了解其警句名言在后世仍具有启迪作用。
  2.难点 百家争鸣中纷繁复杂的各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中的政治、哲学思想,不易对初一学生讲清,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建议通过讲再涉及其思想,充分运用课本中的小字部分或适当补充一些材料,使诸子百家显得有血有肉,从而让学生产生较深的印象。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