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学设计]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全册教学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1-08 09:58:22

课标要求

了解现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学习者特征的分析

1.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但需要一个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加之中学生叛逆心理较强,不易被动接受现成的结论,所以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感性材料。

2.学生知识能力现状:虽然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学习目标与任务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活巨变与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城市化的含义;理解互联网的兴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课堂研讨,培养学生辨证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与史论结合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遵循中学生认知规律,在提供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对比、思考、探究,教会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腾飞与生活的巨变,认识坚持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保证。

重点难点

重点:生活巨变;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难点: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分组研究以下问题:我国人民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互联网的作用;入世以来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组织学生列举自己所熟悉的视听工具。

生:MP3MP4……

教师利用图片进行总结:从过去的老式收音机、录音机、随身听到今天的MP3MP4,这些变化充分放映了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给学生以亲切、自然的感觉。

()讲授新课

1、衣食住行的变化

教师组织学生探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解放前后,我国人民连吃饭都成为难题…..

教师利用冷饮的变化进行总结:我们的日子的确是今非昔比了。就以我们熟悉的雪糕为例,今天雪糕的种类非常多,可20世纪80年代,我们只能卖到一种叫“冰棍”的冷食。饮食的进步可见一斑。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图片,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服饰方面发生的变化。

生:颜色变的丰富多彩,款式变的新颖多样,衣服的质地也越来越好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交代对比历史事物的基本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图片,按照对比方法总结改革以来我国人民的居住条件的变化。

生:住房面积增加,房屋质量有了很大改善,更多的人由低矮的平房搬进了高楼大厦,室内装修越来越美观….

教师做简单总结,组织学生结合家乡沈阳的情况,探究人们出行方面的巨大改进。

生:大家都知道沈阳的地铁工程正在建设之中。138路、141路等新开的公交路线已经运行,一批陈旧的车辆被淘汰下来;据统计近几年来,沈阳的私家车数量以每年3000多辆的速度猛增

教师利用图片总结点评。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入手,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并辅以精美的图片与音乐,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自己得出理性的结论。

2、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教师讲述:衣食住行方面的改善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正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与此同时,大众传媒手段也发生了变化。

教师组织学生探究: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我们又如何看待这些变化呢?

生:(充分讨论后)首先:网络超越空间、国界和种族的束缚,使知识与信息传播更为便利、快捷。第二: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购物,从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第三:近年来,网上商店越来越多,说明人们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第四:我们中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涉猎到丰富的知识,而当上述所有的变化变成一种习惯时,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教师点评学生发言,强调史论结合论述问题的原则,组织学生探究:应该如何看待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生: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地了解到外面的信息,及时把信息传给朋友和亲人。网上购物节省了时间。网络是一种新式的学习方式。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顺利地找到所需要的东西,可以与其他同学,尤其是与外地的同学和老师相互交流,开阔我们的眼界,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当然,在看到网络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它的负面影响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一分为二辨证看待问题的原则。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既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那么我们到底该不该上网呢?

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学生观点,进一步引导学生:面对网络,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要积极面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可而止,让我们的生活因网络变得更加美好。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对网络比较感兴趣和比较熟悉的实际,组织学生自学探究,教师在其中进行适当引导并对学生加以学法指导,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引导学生正视网络。………………………………【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