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2-04 10:54:57

〖课程标准〗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意义,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通过辩论,培养辩论能力和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处理不同意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联系社会主义制度,认识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通过新中国前后外交状况变化的对比,认识新中国在外交方面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通过分析比较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外交政策,了解周总理高超的外交艺术,逐步培养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和对历史的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学习,认识政治和经济是密切相关的,以法治国、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完善。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的学习,认识新中国的外交是以热爱和平而又不畏强暴的崭新面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及其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万隆会议的史实。

    难点 如何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宪法、原则、会议这些枯燥、理性的知识产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学准备〗

    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影视资料,制作有关课件。搜集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外交状况和万隆会议的相关资料,模拟万隆会议辩论会。

    〖教学方法〗

    比较法、模拟场景法、讨论法、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法、学生自主学习法、质疑法。

    〖板书设计〗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一、 新中国的内政: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颁布,        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新中国的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万隆会议………………………………【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