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doc
【课程标准】
1、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2、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要求】
1、简述鸦片战争后以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
2、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3、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基本史实。
【知识梳理】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表现:1、鸦片战争前:(1)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2)鸦片战争前夕,自然经济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2、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解体的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3、19世纪60年代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二)解体的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三)解体的影响: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二、洋务运动
1、背景:内忧外患。 2、本质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人物:(1)中央:奕䜣;(2)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主要内容:
活动 |
旗号 |
活动成就 |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
“自强” |
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最早) 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最大) 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
“求富” |
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 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
筹划海防 |
|
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
创办近代教育 |
|
创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
5、失败标志: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
6、积极作用:(1)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倡导下出现了,它们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背景:(1)中国封建社会中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3)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4)外商企业的刺激。
2、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的含义是采用机器化生产方式)。
3、产生途径:A、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华侨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4、产生地区: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5、著名企业:A、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
B、1873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
6、主要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以轻工业为主、分布不合理。
(二)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2)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3)在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
2、时间: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895-1913年)
3、著名企业:(1)张謇:南通,大生纱厂等(2)荣宗敬、荣德生:无锡,保兴面粉厂
(3)周学熙:河北唐山,启新洋灰公司
4、影响:
(1)初步发展的民族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虽然很小,但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2)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逐渐成长起来,开始登上中国历史和政治舞台。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