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说课教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全册教学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1-08 09:45:5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对本课的分析我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说教材地位;2.说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3.说学情与教法学法;4.说教学过程;5.说教学效果。

一、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中国古代农耕时代下商业发展情况。在本单元前几课的讲述中,很多学生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古代中国在小农经济下是一个纯粹的农业社会,除了农业的繁荣发展之外没有其他。而本课的学习正好可以纠正这种观念,使学生对古代经济发有一个更加全面认识。另外,本课讲述的重农抑商政策可以与下一单元新航路开辟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互应,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近代中国与西方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本课教学目标有2个:

1.基本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本课的三个问题,即商业发展、城市繁荣与重农抑商有基本认识和了解。

2.能力目标:

在对基本问题的学习中,巧妙设置问题,提升学生思考和全面把握的能力。关于重难点突破。重点内容有2个:一是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尤其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二是古代城市发展的变化。难点是如何全面把握重农抑商政策。

三、学情与教法学法

不论是从教学目标还是从教学重难点的设置上来看,我们都会发现本课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原因在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积累太少,这是学情的基本情况。所以我从教法和学法上进行以下设计:基本思路是将学生分成4个学习小组,在对每一部分讲解时设置了问题进行小组作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而我的教学则主要采取了图表法、图片法、问题设置法等主要手段,在接下来对教学过程的分析中,我将会一一展示。

四、教学过程设计 

按照课本内容的顺序,我把本课分为三部分:第一,古代商业发展历程;第二,城市布局的发展;第三,重农抑商政策的提出及推行。本课教学总的思路是通过学习让学生对古代商业发展有一清晰的认识,能够通过城市的发展准确把握商业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当然,还应全面理解重农抑商政策。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古代商业发展历程。对这部分内容课本在讲述时以时间为线索,脉络清晰,理解难度不大。我主要是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首先,我设置了一个表格,以时间为顺序编排,指导学生通过组合的方式完成。以学生的能力水平,完成这样一个表格比较容易,而且通过填表学生对商业发展的过程有了一个基本认识,但还需要通过点拔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我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掌握了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状况,帮助他们认识到这时商业繁荣的三个表现:①农副产品普通商品化;②白银成为流通货币;③商帮兴起。在提到白银流通时向学生指出这不仅是中国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也与新航路的开辟密不可分,正是美洲的发现使得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推动了白银流通,从而与下一单元的学习有了一个链接。最后,针对学生提出对各时期商业发展表现不好记忆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个简单顺口溜:商人周朝要食官,春秋私商冲破天。隋唐陆海丝绸路,宋代纸币世界先。明清商业大发展,白银流通商帮兴。通过第一个问题的学生,学生对古代商业发展过程有了基本认识,但对他们来说,难于理解的是商业如何推动了社会发展,随后而来的第二个问题即城市的发展将会帮助学生理解上面的问题。

在对城市发展的学习中,我又设置了2个小问题,一是城市布局的特点变化,二是城市功能的转变。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懂,我重点通过图片展示的方法进行了突破。首先,我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唐代长安城与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布局图,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找出答案。在这之前,我先向学生了“坊”与“市”的区别。“坊”为发展区,“市”为贸易区,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在学习小组的探讨过程中,我穿插了一个小问题:今天我们为什么把去市场购置商品叫“买东西”?学生结合唐代长安城布局,很快就能找到“东西”二市,从而给出答案。通过这个小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面。在小组讨论结果后,我选取一个小组的同学作答,其他小组的同学纠正补充,带领学生找出答案,古代城市布局变化有2个,一是市坊界限被打破,二是官府对市的控制减弱。进而我又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导致这种变化变化呢?在这里我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对“唐宋”和“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介绍,同时展示了一幅地图,将课本所提到的城市用红线圈出,让学生观察这些城………………………………【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