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新人教历史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4-28 13:21:57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重点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

本课难点 法德和解的途径和方法对国际关系的启示;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主要讲述了“冷战”过程中孕育而出的多极政治力量。这些政治力量对于美、苏两极格局渐成冲击作用,其中的典型代表也将在两极格局解体之后成为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当中的重要一极。对于两极格局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多极政治力量,本课中主要涉及到一个国家(日本)、两种国际联合的政治力量(欧共体、不结盟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两极对峙,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重要政治力量均势的出现和持续。它一方面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另一方面,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也日益受到其他各种逐步壮大起来的政治力量的挑战。对两极格局造成动摇的主要因素有:美苏长期的较量导致国家力量的消耗和相对衰落;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出现均衡化趋势,美国主要盟国(西欧、日本等)向美国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第三世界国家为争取公平合理的国际权利日益加强团结,共同反对大国强权政治(不结盟运动)。至8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已经远不像战后初期那样坚实。

对于两极格局之下出现的多极政治力量,可以作如下理解:①多极政治力量的出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无论是欧洲走向联合,还是日本的经济崛起,乃至于第三世界国家反对大国政治的联合斗争,都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②两极格局下出现的多极政治力量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较强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而它们又都致力于经济实力的壮大,因此发展经济力量成为其共性特征。③多极政治力量的出现主要包括欧洲、日本迅速崛起的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与美国经济实力差距的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不断加强;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且走向联合,以及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本课引言主要说明了两极格局之下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情况,包括联合的原因──“冷战”之下西欧国家认识到联合方能保障欧洲的安全和发展;关键性障碍──法德的历史积怨;解决方式──法德煤钢联营。………………………………【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