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0-29 10:11:3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简述欧洲共同体出现的三个步骤,理解战后欧洲经济的发展与“一个声音说话”的相互关系。

2、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日本战后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探究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国际影响。

3、说出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发展历程,理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曲折性。

4、说出中国的振兴的表现,思考中国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的对策。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史实,理解到当今的世界正在走向多元化。

分析欧共体兴起的原因和过程,体会“人类从对抗走向对话,从单赢走向共赢”过程中的智慧。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关资料的补充,理解法德关系的改善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初步掌握从国际政治格局、国家利益、大国关系等方面分析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方法。

2、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日本战后经济的发展,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背景分析和艰难历程。

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谈话法:提问-回答-补充-总结、比较法、分析法、讨论法、情景再现

2、高一的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显然比较差,本知识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多、国际关系复杂、时空跨度大,学生中普遍国家关系知识的浅薄等,这都给我们实施该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何设置一个主体的历史情景,将该课的主要问题变复杂为简单、生涩为通俗,成为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它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讲述内容

设问:50年前的欧洲是一片废墟,但是50年后的欧洲不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还可以跟美国大哥抗衡!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欧洲的联合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欧共体

欧共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  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

1、原因: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联合过程:( 阅读课文P122总结归纳、参考《导与练》知识梳理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合作探究】1:欧洲一体化有何特点?

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3、影响: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阅读教材P123历史纵横

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4)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过渡:现在我们分析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其中一极新的政治力量,那么接着我们来学习另一极新的力量——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本。我们知道二战中日本受到原子弹的杀伤,二战后国家一片寥寂,人民生活困难,经济受到严重破坏。那他们是如何把托这种困境的?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