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第5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广东省潮州市瓷都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学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12-29 10:07:02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2)表现:①鸦片战争后,洋纱涌入取代土纱,导致“纺”与“织”分离。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 织 ”与“ 耕 ”分离;

    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丝、茶生产日趋 商品 化。

    (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 自然 经济。

2.洋务运动

    (1)背景: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内忧外患的窘境使一些开明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②洋务派出现:代表人物奕䜣、 曾国藩 、 李鸿章 、左宗棠和张之洞。

2.洋务运动

    (2)内容:①19世纪60年代在“自强”旗号下创办近代 军事工业 ;

    19世纪70年代打出“求富”旗号,创办民用工业;

    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筹划 海防 ,10年间建成 北洋 、南洋、 福建 三支海军;

    ④为适应办洋务需要,创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又选派 留学生 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先河。

2.洋务运动

    (3)结果: 甲午 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条件: 自然经济 逐步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2)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分布区域:东南沿海。

    (3)代表企业:上海的 发昌机器厂 、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4)特点:使用机器和 雇用工人 进行生产。

“本课要旨”一般有三点,是对本课知识(三目)的高度概括,基本上为历史结论。一方面可以以“本课要旨”为“终点”,回溯有关知识;另一方面,要理解“本课要旨”的几点结论。可以说,如果牢记了“本课要旨”,本课知识起码掌握了一半。

读课本的方法()

并非多余的“本课要旨”和“探究学习总结”

“探究学习总结”实际上是针对本课主要内容设计的两个思考题,可以借助这两个问题检查自己对本课知识掌握的情况、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究和解决问题。因此,不管以前是否做过,在第一轮复习时,最好还是想一想、做一做。

读课本的方法()

并非多余的“本课要旨”和“探究学习总结”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组成与变动

    (1)组成:自然经济、中国近代工商业(含官办企业和民族资本)、外国企业。

    (2)变动:①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但主要在沿海,广大内地仍占统治地位。

    ②官办企业:历经晚清的洋务企业,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国营企业,又称官僚资本,不断发展壮大。

    ③民族资本:在曲折中发展,民国初期是发展的黄金时代,抗战开始以后处境日益艰难。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组成与变动

    ④外国资本:鸦片战争后不断发展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战争后以资本输出为主。

    (3)影响:①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历史的进步,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雇佣劳动力、原料和一定的商品市场,有利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官办企业:推动了近代经济的发展,但官僚资本阻碍民族资本的进一步发展。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组成与变动

    ③民族资本: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并催生出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无产阶级力量,为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革命作出突出贡献。

    ④外国资本: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但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文化。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C

2.洋务运动与洋务企业

    (1)洋务运动的实质: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2)洋务运动的目的:直接目的是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学习西方技术,抵制列强的侵略;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洋务运动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究其原因是:①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近代化思想,它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2.洋务运动与洋务企业

    ②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③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④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⑤促使中国的阶级结构发生改变,资产阶级产生;

    ⑥使中国外交转向近代化;

    ⑦为中国军事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⑧为中国近代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

2.洋务运动与洋务企业

    (4)对洋务企业认识:①使用机器、雇佣工人,是中国先进经济的代表。

    ②甲午战争惨败标志洋务运动失败,但并不意味着洋务企业的失败,洋务企业继续发展壮大。

    ③对洋务企业的性质争议大:许多人认为是官僚资本,一些学者认为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具有民族资本的性质。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