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第6讲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广东省潮州市瓷都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学案.doc
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西方列强对华 资本输出 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 民间设厂 的限制。
(2)时间: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3)特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表现为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而且还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
(4)影响:使 民族资产阶级 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短暂的春天
(1)时间: 1912 ~ 1919 年。
(2)原因:① 辛亥革命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
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④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3)概况: 纺织 、面粉业发展最快。
(4)结局: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曲折发展
(1)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原因在于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鼓励措施。
(2)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空前残酷打击。原因在于日军在沦陷区破坏和掠夺以及国统区国民政府的战时体制,官僚资本膨胀。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曲折发展
(3)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 条约》,美国商品排挤国货。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内外双重的打击,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根据大事年表,明确教材内容的重点。凡列入大事年表的内容,都是学习和复习的重点。根据大事年表,补充、明确主要内容。利用大事年表学会简明、确切地表述。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对照阅读,加强中外历史的横向联系与比较。比如,1956年,中国史两件大事: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共八大召开;世界历史两件大事:苏共二十大召开;第二次中东战争。其内在联系为: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没有全面评价斯大林,在苏联国内造
读课本的方法(六):活用“大事年表”
成思想混乱;中共由此破除了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更加注意总结本国建设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同时,北非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发展,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法、以色列发动侵略埃及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失败,埃及实现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
读课本的方法(六):活用“大事年表”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1)特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2)历史作用: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从政治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产生)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资产阶级产生)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
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B.外商在华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C.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D.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