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二历史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5-03 15:31:38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识记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关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

2、             识记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

过程与方法:情景分析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

教学方法:情景分析法、比较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产生的智者学派,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这些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一、单元引言简析:

1、  标题引出“人文主义”概念,展示“蒙娜丽莎”油画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明确

人文主义: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狭义地说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2、  起源于何时,如何发展的?

学生阅读引言,分层。教师明确:

起源于古希腊:由敬畏“神”到关注“人”

发展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注重人性,宣扬人性的力量,形成人文主义思潮

进一步发展于“启蒙运动”: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科学和理性成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理想社会的思想武器。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引入:师生谈话。

1、  人文主义思潮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明之源?

古代希腊。

2、  由古代希腊你能联想到什么?

---------希腊神话。

出示宙斯像------

3、  说明什么?

一方面说明古代希腊人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认为世界是“神”创造的,反映了人们对神的敬畏与崇拜,表达了人们借助神话解释疑惑的愿望。于是有了许许多多动听的神话故事。

另一方面我们所熟悉的希腊神话故事中人物都已人格化,宙斯神像的人格化折射出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在此基础上,导出古代希腊──欧洲文明的中心,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源地这一结论。………………………………【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