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高二历史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5-05 19:25:59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1、“睁眼看世界” (地主阶级抵抗派)

背景:(1)鸦片战争前,清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并且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对世界大势一无所知;(2)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日益加剧;

(3)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扩大,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中国;(“西学东渐”)

(4)为了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

代表人物

主       张

特 点

林则徐

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编译书籍《华事夷言》 《四洲志》

民族英雄

 

器物层次

(先进技术)

 

魏源

《海国图志》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内容: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

人物及主张:

2、洋务运动:时间断限:19世纪60----90年代;运动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背景:a、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随之壮大b、甲午战败,一方面民族危机加深,另一方面证明“中体西用”洋务运动的失败c、西学的不断传播

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

代  表

主       张

特点

康有为

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借经学、孔子,否定专制,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了群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潮流的。

政治制度:君主立宪

梁启超

 发表了一系列鼓吹变法的文章-——《变法通议》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谭嗣同

 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君主是“大盗”;效仿西法

严复

 编译《天演论》,借用进化论观点阐明变法维新的道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①     康有为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②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                               

③     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4、维新变法思想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①爱国性:提出通过维新变法来挽救民族危机,充满着爱国主义激情;②进步性:维新派要求改革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③启蒙性:维新派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猛烈地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5、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实现:

(1)、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1894年兴中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2)确立:1905年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3)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成立

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时间:1905—1907年     阵地:《新民丛报》(维新派)——《民报》(革命派)

内容:a、要不要推翻清政府b、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c、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性质: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影响: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准备,壮大了革命的阵营,形成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同:(目的)①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主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③挽救民族危机

异:(方式、政体)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