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导学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1-04 08:29:50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原因

(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2)具体原因

①________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教育和学术领域发生变化,出现了________讲学。

2.代表人物

(1)道家老子和________

(2)儒家:________、孟子和________

(3)墨家:墨子。

(4)法家:商鞅、________

3.影响

(1)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________运动。

(3)“百家争鸣是中国____________、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细节点拨 在分析某一历史问题原因时,要注意分析的角度,比如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也可以从根本原因、具体原因、直接原因等着手。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学

(1)政治思想:“________”为核心;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主张

“________________”,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2)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主张“____________”

2.孟子

(1)把孔子的的思想发展为“____________”,进一步提出了

“______________”的民本思想。

(2)在伦理观上,主张“________”,通过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3.荀子

(1)主张施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____________的观点。

(3)主张“____________”,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4.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改造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节点拨 在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观点时,可从政治思想、民本思想、伦理观和历史观等角度对比,从中可找到其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问题思考】

1.为什么说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2.孔子思想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_”的政治主张。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2.法家

(1)韩非子:主张君主要____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______

(2)影响: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细节点拨 分析人物的思想时,要注意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其阶级属性。

【问题思考】

3.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主要观点。

 

探究一 诸子百家

材料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要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简单、甚至破烂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问题 甲、乙、丙、丁各代表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

 探究二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

材料 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步,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

问题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思想自由之明效的原因。

 探究三 儒家的代表人物

1.问题 如何理解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2.问题 比较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的异同点。

典型例题  右面是一幅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的精彩图片。下列表述中属于巨碗上的人物的思想精华的是(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有教无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思维流程

变式训练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我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提出了仁者,爱人的主张,下列言论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题技巧 解答组合式选择题的技巧之一是排除法。利用这种解题方法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做对的几率很高。排除法又分为两种,即排除明显正确的选项和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做题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使用其中某一种进行排除。

一、选择题

1.有人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这句话体现的百家争鸣的意义不包括(  )

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

B.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出现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D.对后来的中国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

2.下图是国庆期间通过天安门广场的锦绣彩车方阵中山东的岱青海蓝彩车。彩车上有孔子、书卷等各种元素,充分体现了山东深厚的文化底蕴。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

A仁者,爱人  B.实行仁政

C.有教无类        D.学而不厌

32009928,第二届两岸师生联合祭孔大典在台湾新竹举行,纪念这位影响深远的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下列思想体现了教育公平的是(  )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教学相长

4.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恨,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除的部分最可能是(  )

A.民贵君轻说  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

5.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

6.在编演诸子百家治国的历史短剧时,扮演荀子的同学的台词应当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7.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贵贱贫富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礼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变为圣人

8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该是(  )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