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通州中学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5-14 08:41:30

第九专题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一课时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江苏08考试说明】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雅尔塔体制、“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

【知识梳理】

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条件

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格局被冲垮。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形成实力的均势。

二战后,美苏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之间矛盾的加剧,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矛盾成为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

二、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一)雅尔塔体制

1.确立: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这些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制。

2.影响:奠定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1.“杜鲁门主义”:

(1)时间:继丘吉尔在美国发表演说后,1947年3月。

(2)内涵: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3)影响: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美苏“冷战”【 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正式开始。

2.马歇尔计划:

(1)1947年6月由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

(2)内容: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3)目的:帮助西欧恢复经济,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

(三)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1.北约的建立:

(1)目的:为了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

(2)成立:1949年,美、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

(3)性质:军事政治集团。

2.华约的建立:

(1)原因: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威胁;目的:为了稳定东欧,保证苏联的利益和安全。

(2)成立:1955年,苏联和东欧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3)性质:军事政治集团。

(4)影响:在欧洲出现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二、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一) 消极影响:两极对峙引发了美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战后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的“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的一次又一次紧张。

具体表现:

(1)德国分裂:(冷、欧洲)

1949年在美苏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朝鲜的分裂:(冷、亚洲)

1948年在美、苏的控制下以北纬38度线为界,8月朝鲜半岛南部建立大韩民国,9月朝鲜半岛北部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