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011年高考复习专题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0-31 11:05:36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概念: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陆地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关系图示
  (2)表现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举例:
  ① 气候与地貌的相互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地貌;不同地貌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气候特点,前者诸如云贵高原的岩溶地貌形成于湿热气候条件下,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气候条件下;后者如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则与哪里山高谷深、气温垂直变化大有关系。
  ② 气候与水文的相互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水文特征;水文条件不同的地方,气候也会有差异。前者如我国北风那个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是因为北方地区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水位变化小,是与流域内降水均匀有关;后者如在湖泊、水库周围的地方,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
  ③ 气候与生物的相互影响,一定气候条件下,生长相应的植物,活动着相应的动物;植物同时也影响着气候。前者如赤道附近为雨林,亚寒带则为针叶林;后者如森林茂盛的地方,周围的气候要湿润的多。
  ④ 地貌与水文的相互影响。不同地貌条件下的水文状况不同;水文条件对地貌也有塑造的作用。前者如刚果河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直接相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是古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地貌积水而成。
  ⑤ 地貌与生物的相互影响。前者如山地的阴坡和阳坡植被是有差异的,马尾松在阳坡分布,冷杉在阴坡分布;后者如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快了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的地表形态。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1)结果:陆地不同地区,由于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热量、水分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类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陆地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2)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太阳辐射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海陆分布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在低纬度与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低纬度的高山地带表现明显。

  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的关系: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
   坡。
  
   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雪线与降水
  (3)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陆地环境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影响具有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如:
  A、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无亚寒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B、地带性分布环境的斑状景观:荒漠中的绿洲。
  C、使地带性分布发生改变: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景观,东面为巴塔哥尼亚沙漠;非洲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却形成了热带草原。
  D、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非地带性因素的限制而发生改变:北美西部和南美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带分布都紧逼海岸的狭长形态。
  (4)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成因及特点

分布规律 成因 特点
纬度地带性 主要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热量的差异,即以热量为基础,但又在这一热量带内水分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各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即与纬线大体平等伸展
经度地带性 主要是从沿海往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即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大,也在一定温度条件基础上形成的 自然带大体上与经线相平等伸展成条带状
垂直地带性 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在较低的纬度地带,相对高度大的山,垂直自然带最明显,种类也最多
非地带性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的影响 非地带性分布

[1] [2] [3] [4]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