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中国》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 人教版
走向世界的中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我国一些重点区域和学生家乡的可持续发展事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的基本国情以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加强区域联系的必要性。
2.收集祖国走向世界、世界不断发展的相关信息,进而明确世界的发展趋势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的基本国情。
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和对比,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图文信息的获取、整理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4.通过对家乡经济发展或国家跨区域重点工程建设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分析、论证,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走向世界的中国在全球化进程和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中所起的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初步树立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家乡经济发展或我国重点工程建设的事例,说明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加强区际联系与合作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通过我家、我家乡、我们国家的变化等方面的资料,说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这一基本国情。理解我国加入WTO的意义和在国际和全球重大问题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教学难点
1.理解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加强区际联系与合作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理解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教学准备
1.中国政区挂图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挂图;有关我国目前建设的重点工程的录像剪辑或多媒体课件;有关祖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闻资料。
2.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好课前预习;从身边与网络、电视、广播和书籍、报刊等媒体中收集有关家乡经济发展和我国重点工程建设、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就等方面的图文材料。
3.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一小组以6~8人为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
提示和建议 |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中国政区挂图 教师提问: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我们学习了大小不等的哪些区域,请概括各区域的主要特点。 学生发言。(略) 教师承转: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特点,面临不同的发展问题。我们怎样才能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世界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是今天这节课需要探究的问题。 |
轮流请多位同学回答,区域特点把握不准的,老师给予帮助。 |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