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主要农作物、主要牲畜及两地区的人文地理状况。
2、了解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所取得的巨大飞跃。
3、掌握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各自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能源优势。
能力目标:
1、通过对青藏地区、西北地区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地图的判断和运用,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学习,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2、通过学习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工农业经济建设、交通运输的飞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重点
在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以及主要物产和人文地理。
三、学习难点
对比分析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其他各地理要素的影响及相互关系。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导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青藏高原》,让同学们欣赏,提问:青藏高原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一个地区?(学生回答:青藏地区)
(二)展示目标:(由学生读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
1、读图4-21“青藏地区”图,然后依次完成P87活动1~6小题。
2、读图4-21“青藏地区”图及阅读课本P88-89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 指图说出本区的位置及范围。
2) 说出本区的面积、人口及民族。
3) 本区是哪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4) 本区有哪些珍稀动物和主要的牲畜?
5) 本区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
6) 本区小麦为什么高产?
7) 完成P88活动题1、2小题。
3、读教材P90阅读材料“聚宝盆”及“柴达木盆地”图,完成下列读图内容。
1) 在图上找出柴达木盆地的位置及范围。
2) 在图上找出柴达木盆地的主要矿产。
4、阅读课本P91-92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 从1951年起,青藏地区在交通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2) 青藏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农业区?
3)哪条铁路改写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四)、合作探究:
1、青藏铁路的修建是否有利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2、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
(五)、教师精讲点拨:
1、河流源头生态环境的保护
2、珍稀动物的保护意义。
3、教师对学生易错的问题强调、对疑难问题进行点拨。
(六)、课堂总结:请同学们来谈一下收获?
(七)、同步精炼
一、选择题
1、青藏地区新建成的铁路是( )
A、兰州-西宁 B、西宁-格尔木 C、格尔木——拉萨 D、西宁—拉萨
2、青藏高原的主要特征概括为( )
A、湿 B、热 C、低 D、高、寒
3、目前,西藏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运
4、藏族人民的主食是
A、大米 B、面条 C、馒头 D、糌粑
5、青藏高原上的重要农业区是
A、河套平原 B、河西走廊 C、宁夏平原 D、湟水谷地
6、青藏高原主要的牲畜是
A、骆驼、牛、马 B、羊、马、猪
C、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D、牦牛、藏绵羊、马
二、读图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