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材第九册教案《字的联想》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8-11-24 15:13:16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联想能力。
          2、培养学生美化字体的能力,学写变体美术字。
          3、发掘学生的创造力,用丰富的联想装饰文字。
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美化字体的能力,学会创作变体美术字。
          2、教学难点在于发掘出学生的创造力,以丰富的联想装饰文字。
教具准备:范图若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检查学生学习用品准备情况。
2、  师生交流情感。
 

 

二、导入新课。
1、 出示象形字。
 
师:“猜猜这是什么字?你为什么这么猜?”
2、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3、  小结:“这些文字就象画一样,和现实中的物象非常的相似,因此被称为象形字。我们的祖先在发明文字的时候,受到了大自然和生活的启示,创造出了象形文字,它不同于英文的二十六个字母,是十分形象逼真地来表达文字意思的。我国出土的最早的象形文字发现于河南安阳一处名叫殷墟的地方,在哪儿出土了大量的乌龟及兽类的骨头,这些甲骨上面就刻着古人遗留的象形文字,也因此,象形字又被称为甲骨文。”
4、  师:“如今的文字在经过几千年的演化之后,已经变得更加抽象简练了。”
5、  出示一组汉字和一组变体字:刀,电,火,豆。
师:“你更喜欢哪一组?为什么?”
6、  学生自由发言。
7、  小结:“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一回古人,将文字进行变化,变成有趣、好玩的变体美术字,一起来学习《字的联想》。”

 

8、 板书课题:《字的联想》。
、讲授新课。
(一)方法一:象形。
1、  出示“花”字。
“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
2、  出示范作。
“你最喜欢哪一个字?说说理由。”
3、  小结:“这些花字有的是局部变化,有的是整体变化,但无论怎样改变,都和花有联系。象这种根据字的形象进行联想的方法叫做象形。这类变体字相比之下较为多见。”
4、  板书:象形。
5、  欣赏作品:鸟、菊、油、果、笔、雨伞。
(二)方法二:会意。

1、  出示变体字“秋”。
“这是什么字?你发现什么变化了吗?说说它好在哪里?”
2、  小结:“蟋蟀、莲藕、菊花,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事物,这样变化使得这个秋字更加的          秋意盎然。”
3、  出示变体字“甜”。
“这个甜字又有什么变化呢?好在哪里?”
4、  小结:“舌头感到甘味即为甜,把甘的中间一横换成一只苹果,苹果是甜甜的,这样使得甜字更加形象。”
5、  总结:“像这样根据文字的意思来进行联想的方法叫做会意。”
6、  欣赏作品:折、走、断、斜、福。
(三)总结。
1、  师:“无论是象形还是会意,在将文字进行联想变形的时候都要注意,内容与形式一定要符合。”

 

2、 举例:豆:
3、  板书:内容与形式符合。
四、欣赏学生作品。
讨论:你喜欢哪个字?还可以怎样修改?
五、学生作业。
1、  要求:每人独立完成至少两个变体字。
2、  提供文字:大、小、风、雨、雷、电、胖、瘦、高、矮、田、地、天、叶、尺、草、舌……
3、  出示:《超级变变变》擂台,激发学生参与竞争。
4、  展示学生作品,简要点评。
六、课前小结。

 

1、展示另外的一种变体美术字。
2、师:“有一些很难表达意思的字,可以完全根据字的外形进行联想变化,字的联想到处都有,只要你开动灵活的头脑,一定会有所发现。”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