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系列之九----《千变万化的帽子》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美术第八册第14课《千变万化的帽子》。
教学目标:
鼓励学生展开联想,设计各种不同造型的帽子。
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装饰材料装饰帽子。
体验制作作品过程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设计制作各种各样造型的立体帽子。
教学难点:
制作出有创意的立体帽子。
教学具准备:
师:课件、若干个帽子。
生:彩色卡纸、剪刀、透明胶、手工纸等若干装饰材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以真实性、朴实性和学科性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由于帽子的知识特别丰富,在一节课里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因此,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本课的设计。力求做到课件少而精,不摆花架子,让学生学得扎实。
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把帽子用来隐蔽、保护自己,又或者用来遮风挡雨。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帽子还可以体现人们的身份地位。通过本课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帽子的起源、它的不同作用,还可让学生在欣赏、和设计帽子的活动中,获得审美享受,体验设计并制作作品过程中的乐趣。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同学们和平时不一样的地方,并请他们上台展示、介绍自己喜欢的帽子。旨在课的一开始就突显出帽子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析同学们展示的帽子,很自然地导入了本课学习的内容------千变万化的帽子。
帽子的欣赏。通过对帽子图片的欣赏,让学生自己发现帽子的基本造型有哪些,它在装饰上又美在哪里。为自己的设计制作作好了铺垫。通过欣赏,极大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参与设计制作帽子的热情,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欣赏引起学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会很想自己也亲手设计制作一顶帽子。让学生自己试着动手把一张平平的卡纸做成立体的形状,不会的部分再由老师进行启发性的讲解。
想一想。请学生动脑筋想一想在帽子基本型上进行改变的方法。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先让学生来说一说,教师再进行引导和补充。课件的配合也很重要。在这一环节,通过课件展示帽子的基本型的增减变化,有助于解决本课的难点。
教师的示范,有助于学生清楚把握制作的步骤。对接下来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这一环节打下了基础。而且在示范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再小结。这样强化了学生对帽子制作步骤的了解。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帽子展示会。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下充满激情地自豪地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本组帽子的设计方法和装饰特点,一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自己、对他人作品进行合理评价的能力。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学会了发现别人的优点,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总结,并进行课后拓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学生戴上自己心爱的帽子。
2、师生交流帽子的作用。
3、揭示课题:千变万化的帽子。
二、学习新知。
1、欣赏帽子的图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帽子的基本型和它们的装饰美在哪里。
2、学生归纳出帽子的基本型和装饰美。
3、请学生上台展示帽子基本型的作法,并启发学生想出其他造型的作法。
4、教师示范一至两种,在基本型上进行增加或删减形成新帽形的作法。
5、小组讨论本组想要制作的帽子造型并交流。
6、请学生自行归纳出帽子的制作步骤,教师再进行补充。
7、作业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一顶有特色有创意的帽子。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
三、生开始设计制作,师巡回指导。
四、帽子展示会。
1、小组自述帽子的造型特点和装饰特点。
2、你喜欢哪组的作品,为什么?
3、随着音乐展示帽子。
五、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增加和删剪的方式来设计帽子,同学们的表现能力、创新能力很强,设计出了许多千变万化的帽子。其实,关于帽子还有许多的知识,古今中外的帽子文化更是值得探究。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一查这方面的资料。还可以用一些旧报纸或彩色纸折出你喜欢的帽子。